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进(1 / 2)

王师傅挂上档,轻踩油门。车子颤抖了一下,慢慢向前移动了。

“开起来了!开起来了!“

工人们激动得像孩子一样,有的拍手,有的跳跃。

虽然车子开得很慢,声音也很响,但确实能开了。这是西尧重工制造的第一辆汽车,意义重大。

消息很快传到了村里。

“听说西尧重工真的造出汽车了?“

“真的?我去看看。“

“走走走,都去看看。“

村民们都跑到厂里来看汽车。虽然这辆车还很粗糙,但在村民们眼中,这就是个奇迹。

“昊子真厉害,连汽车都能造出来。“

“这车能拉多少货?“

“卖多少钱一辆?“

面对乡亲们的询问,郑昊有些不好意思。

“这还只是样车,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。“他谦虚地说,“真正的产品还需要时间。“

“不管怎么说,能造出来就是本事。“村支书老刘说,“咱们西尧村又要出名了。“

确实,这消息很快就传开了。县里的报纸专门派记者来采访,标题就是《农民企业家造出第一辆汽车》。

“郑厂长,您对汽车项目有什么计划?“记者问。

“我们计划先完善三轮农用车,然后再开发其他车型。“郑昊回答,“目标是为农民提供实用、经济的运输工具。“

“预计什么时候能正式生产?“

“如果一切顺利,明年下半年就能批量生产。“

报道刊登后,引起了不小的反响。很多人都想来看看这个能造汽车的农村工厂。

“昊子,现在压力更大了。“王师傅说,“这么多人关注,咱们可不能搞砸了。“

“不会搞砸的,“郑昊坚定地说,“咱们一步一个脚印,踏踏实实地干。“

确实,虽然第一辆样车造出来了,但离真正的产品还有很大距离。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了:发动机要调整,车身要加固,舒适性要改善...

“咱们列个改进清单,“郑昊说,“一项一项地解决。“

改进清单列了十几条,每一条都很重要。但大家都有信心,因为最难的第一步已经迈出去了。

这天晚上,赵晓兰专门来看这辆新车。

“昊哥,这就是你们造的汽车?“她好奇地问。

“对,虽然还不完美,但确实是咱们自己造的。“郑昊有些自豪。

“能坐上去试试吗?“

“当然可以。“

赵晓兰小心地坐进驾驶室,摸摸方向盘,踩踩脚踏板。

“感觉怎么样?“郑昊问。

“很神奇,“她说,“没想到真的能造出汽车来。“

“这只是开始,“郑昊说,“将来我们还要造更好的车,轿车、卡车、客车。“

“你总是想得这么远,“赵晓兰看着他,“但我相信你一定能实现。“

“有你的支持,我更有信心了。“郑昊说。

两人在月光下看着这辆粗糙的汽车,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。也许用不了多久,西尧重工生产的汽车就会行驶在全国的道路上。

样车造出来后,问题也跟着来了。

“昊子,这车开起来声音太大了,震得人耳朵疼。“王师傅试开了一圈回来,皱着眉头说。

确实,发动机的噪音确实太大。在车间里还不觉得,一开到外面就很明显了。

“还有刹车不太灵敏,“从长春来的王师傅补充,“踩下去要等一下才有反应。“

“座椅也不舒服,坐一会儿就腰疼。“试开的工人也反映问题。

郑昊一一记下这些问题。看来造出来只是第一步,真正好用还需要很多改进。

“咱们先解决最重要的问题,“他对技术小组说,“安全第一,然后是实用性。“

“刹车问题最紧急,“刘师傅说,“刹车不灵就有危险。“

“对,先调刹车系统。“郑昊点头。

刹车调试花了三天时间。原来是刹车片和刹车盘的间隙没调好,经过反复调整,终于达到了理想效果。

“现在试试看。“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