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其他小说>七零年代: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> 第三百三十九章 新厂房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三百三十九章 新厂房(1 / 2)

在忙碌了几个月后,新车间主体工程完工,现代化的外观让人眼前一亮。

“这车间真气派!“工人们纷纷赞叹,“跟大城市的工厂一样。“

新车间的内部设计更加科学合理。采光充足,通风良好,地面铺设了防滑地砖。各种安全设施齐全,包括消防设备、安全通道、急救设备等。

“这个工作环境比以前好太多了。“老工人们感慨地说,“在这样的车间里工作,心情都不一样。“

五月初,新设备开始陆续安装调试。5台数控机床是重点,安装调试工作由厂家技术人员和西尧重工的技术骨干共同完成。

“这台数控车床的精度能达到0.002毫米。“设备供应商的技术员介绍道,“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机床之一。“

“操作难度大吗?“老张师傅关心地问。

“需要专门培训,但你们的技术基础好,学会不成问题。“技术员说,“我们会安排为期一个月的培训。“

数控设备的引入,标志着西尧重工的制造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。复杂的零部件可以实现精密加工,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也大大提高。

与此同时,人员招聘培训工作也在紧张进行。

“这次招聘的人员素质都很高。“赵晓兰在培训总结会上汇报,“技校毕业生的理论基础扎实,农村招工的学习积极性很强,有经验工人的技能水平也不错。“

“培训效果怎么样?“

“第一批50人已经培训完成,全部通过考核。“赵晓兰说,“第二批正在培训中,第三批下个月开始。“

新员工的加入为西尧重工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年轻人带来了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,老员工传承了技术经验和企业文化,形成了很好的传帮带氛围。

“我们车间现在有老有少,技术传承很好。“刘师傅高兴地说,“老师傅教技术,年轻人学得快,大家相互促进。“

六月初,新车间正式投产。第一台在新车间生产的小货车顺利下线,标志着西尧重工生产能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。

“现在我们的月总产能达到了多少?“郑昊在投产仪式上问道。

“拖拉机500台,四轮车450台,小货车100台。“刘师傅自豪地汇报,“比扩建前提高了一倍多。“

产能的大幅提升让西尧重工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。积压的订单开始快速消化,新的订单也源源不断地涌来。

“现在我们不用担心产能不足的问题了。“郑国庆轻松地说,“可以放开手脚开拓市场了。“

但产能扩张也带来了新的管理挑战。

“现在厂里有350个工人,管理难度比以前大多了。“郑建国有些担心,“原来的管理方式可能不适用了。“

这个问题郑昊早有考虑。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,必须建立更加规范化、制度化的管理体系。

“我们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。“郑昊在管理层会议上说,“不能再靠人情管理,要靠制度管理。“

首先是组织架构的调整。原来扁平化的管理结构已经不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,必须建立分级管理体系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