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三百四十八章 对手(1 / 2)

但在青岛,他们遇到了第一个真正的竞争对手。

“你们来晚了。“一个经销商直接说,“上个月有个烟台的厂家来推销过类似的产品,价格比你们便宜500元。“

郑国庆心里一紧,但表面上很镇静:“能介绍一下那个产品吗?“

“也是四轮农用车,载重2吨,价格8700元。“经销商说,“他们已经在青岛找到代理商了。“

这确实是个坏消息。郑国庆没想到这么快就遇到了直接的竞争对手。

“我们的产品有什么优势呢?“小李小声问。

“优势还是有的。“郑国庆冷静分析,“首先是载重量,我们是2.5吨,他们是2吨。其次是技术成熟度,我们已经批量生产了,他们可能还在试制阶段。“

他们找到了那个烟台厂家的产品样车,仔细研究了一下。

“这车的确便宜,但技术还不够成熟。“小李指出了几个问题,“你看这个焊接质量,明显不如我们的。还有这个转向系统,设计有缺陷。“

“但人家便宜啊。“老王头担心地说,“很多客户只看价格。“

“那我们就从质量和服务入手。“郑国庆决定调整策略,“价格上我们可以适当让步,但质量和服务绝不能妥协。“

他们重新制定了在青岛的销售策略:

一是强调技术优势。详细对比两个产品的技术参数和质量差异,让客户明白贵有贵的道理。

二是加强服务承诺。除了原有的质保政策,还增加了免费培训、定期回访等服务项目。

三是价格适当让步。对大客户给予更大的优惠,缩小价格差距。

调整策略后,效果立即显现。

青岛港务局的一个负责人说:“你们的车技术确实更先进,质量也更可靠。虽然价格贵一点,但从长远看还是划算的。“

胶州湾农场的场长更直接:“我宁愿多花点钱买质量好的,也不愿意买便宜货回来添麻烦。“

在青岛的四天时间里,他们接到订单52台,虽然比济南少,但考虑到竞争因素,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。

回到厂里,郑国庆立即向郑昊汇报了市场开拓的情况。

“总的来说,市场反响很好,产品有竞争力。“郑国庆总结道,“但竞争也比我们预期的激烈。“

“具体说说竞争情况。“郑昊很关注这个问题。

“目前发现的直接竞争对手有两个,一个是烟台的,一个是淄博的。他们的产品技术水平不如我们,但价格便宜。“郑国庆分析道,“从长远看,这种竞争会越来越激烈。“

“那我们应该怎么应对?“

“我觉得有几个方面。“郑国庆说,“首先是继续保持技术领先,这是我们的核心优势。其次是加强品牌建设,让客户认可西尧重工的品牌。最后是完善服务体系,用服务创造差异化。“

郑昊点点头:“这些想法都很好。另外,我们还要考虑成本控制,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成本,增强价格竞争力。“

“还有一点。“郑国庆说,“我们要尽快在各地建立代理商网络。现在是我们直接销售,成本高效率低。有了代理商,市场覆盖面会更大。“

“这个想法很好。“郑昊赞同道,“你制定一个代理商发展计划,我们尽快实施。“

市场开拓的成功,让西尧重工的四轮农用车销售形势一片大好。但同时,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让郑昊意识到,必须在技术、质量、服务等方面持续提升,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。

市场反馈的信息让郑昊深刻意识到,技术领先是企业立足之本,郑昊决定启动新一轮的技术升级计划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