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个人又商量了一会儿扩建的细节,最后决定下周就开工。
下午的时候,李明华拿着一封信来找郑昊。
“郑厂长,我师父回信了!“李明华兴奋地说。
“哦?他怎么说?“郑昊接过信看了起来。
信写得很简单,说李明华的师父叫陈国栋,今年62岁,去年从青岛电视机厂退休。听说西尧重工想请他当技术顾问,他很感兴趣,但想先来厂里看看情况,如果合适就留下来。
“这是好事啊。“郑昊放下信,“你给你师父回信,就说我们随时欢迎他来。工资的话,一个月150块,另外单独给他安排住处。“
“150块?“李明华吃了一惊,“这么高?“
“你师父是技术专家,这个价钱不高。“郑昊说,“对了,他什么时候能来?“
“信上说下个月初就能过来。“李明华说。
“好,那你先准备一下,把咱们厂的情况整理整理,到时候给你师父介绍介绍。“郑昊说,“另外,让后勤那边收拾出一间房子,布置得干净整洁一些。“
“好的,我这就去办。“李明华高兴地走了。
郑昊靠在椅子上,心里很满意。有了陈师傅这样的专家,电视机的技术水平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。
傍晚的时候,郑昊去了趟电视机车间。工人们正在加班,为了完成订单,大家都很卖力。
“郑厂长来了!“工人们纷纷打招呼。
“大家辛苦了。“郑昊笑着说,“跟大家说个好消息,咱们又接到大订单了,济南800台,青岛500台。“
“这么多?“工人们都很惊讶。
“是啊,所以我决定扩建车间,增加生产线。“郑昊说,“到时候还要招新工人,大家要做好带新人的准备。“
“没问题!“工人们齐声说。
“另外,“郑昊接着说,“从下个月开始,给大家涨工资。普通工人从60块涨到70块,技术工人从80块涨到100块。“
“真的?“工人们欢呼起来。
“当然是真的。“郑昊笑了,“大家跟着厂子一起发展,厂子好了,大家的日子也会更好。“
“谢谢郑厂长!“
“谢谢厂长!“
工人们的情绪更高涨了,干活更加卖力。
走出车间,郑昊遇到了赵晓兰。她刚从学校回来,手里拎着个包。
“这么晚才回来?“郑昊问。
“嗯,今天开会讨论职业学校的课程安排。“赵晓兰说,“对了,你猜我遇到谁了?“
“谁?“
“你们县一中的物理老师,姓王,以前在北京广播科学研究院工作过。“赵晓兰说,“我跟他聊了聊,他对电视机技术很懂。“
“是吗?“郑昊来了兴趣,“他为什么会来咱们这小县城?“
“听说是家里有事,就调回来了。“赵晓兰说,“我跟他提了咱们厂,他挺感兴趣的,说有空想来参观参观。“
“那太好了。“郑昊说,“你跟他约个时间,我亲自接待。“
“好。“赵晓兰点头,“对了,婚礼的事你跟爸妈商量了吗?“
“商量了,就定在年底,具体日子让爸去找人算。“郑昊笑了,“怎么,你着急了?“
“谁着急了。“赵晓兰脸一红,“我就是问问。“
“行行行,不着急不着急。“郑昊笑着说,“走吧,回家吃饭。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