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回来了?怎么看着这么累?“赵晓兰关心地问。
“没事,就是今天事情多了点。“郑昊坐下来,把今天发生的事说了一遍。
“这些人真是的,眼红别人就知道使坏。“赵晓兰气愤地说。
“习惯就好。“郑昊笑了笑,“树大招风,以后这种事还会有。“
“那你可要小心点。“赵晓兰担心地说。
“放心吧,我心里有数。“郑昊说,“对了,你联系王老师了吗?“
“联系了,他说这周六可以来厂里看看。“赵晓兰说。
“那好,我到时候亲自接待。“郑昊点头。
吃完饭,小妹郑丽跑过来找郑昊。
“四哥,听说厂里出事了?“小妹关心地问。
“没什么大事,就是有人眼红咱们,搞了点小动作。“郑昊不想让妹妹担心。
“那你可要小心点。“郑丽认真地说,“我听老师说,现在有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。“
“我知道。“郑昊揉了揉妹妹的头发,“对了,你复习得怎么样了?“
“还行。“郑丽说,“不过物理有些题还是不太懂。“
“哪道题?拿来我看看。“
郑丽拿出习题本,指着一道关于电路的题。郑昊看了看,拿起笔在纸上边画边讲。
“你看啊,这个电路其实就像水管一样,电流就是水流,电阻就是水管里的阻碍......“他用最简单的比喻给妹妹讲解。
“原来是这样啊!“郑丽恍然大悟,“四哥你真厉害,什么都懂。“
“这算什么。“郑昊笑了,“以后你上了大学,学的东西比这难多了。“
“那我一定好好学。“郑丽认真地说,“将来也要像四哥一样厉害。“
送走妹妹,郑昊回到房间,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。
今天显像管涨价的事,让他更加明白一个道理:关键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。不管是显像管,还是发动机,还是其他什么,都不能完全依赖外面。
他翻身坐起来,拿过床头的本子,翻开写了几个字:“技术自主“,想了想,又在旁边加了一句:“不受制于人“。
窗外的月光透进来,照在本子上。郑昊盯着这几个字看了一会儿,合上本子,重新躺下。
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,得好好休息。.
周六上午,赵晓兰带着王老师来到厂里。
王老师五十来岁,戴着一副眼镜,看起来很斯文,手里还拎着个旧布包。
“王老师,欢迎欢迎。“郑昊热情地迎上去握手。
“郑厂长客气了。“王老师笑着说,“早就听说西尧重工的名字,今天总算见到了。“
“哪里哪里,我们还在摸索阶段,很多地方做得不好。“郑昊谦虚地说,“来,我带您参观参观。“
郑昊带着王老师在厂区转了一圈,从拖拉机车间到汽车车间,再到电视机车间。王老师走得很慢,时不时停下来看看,有时还蹲下来仔细观察设备。
“不错,真不错。“王老师边看边点头,“设备很齐全,工人干活也很规范。你们这个厂子,比我想的要好得多。“
“您过奖了。“郑昊说,“其实我们在技术上还有很多不足,特别是电视机这块,遇到了一些麻烦。“
“哦?说来听听。“王老师推了推眼镜。
郑昊把显像管的问题说了一遍,包括质量不稳定、价格上涨、供应不可靠等等。
“这确实是个大问题。“王老师沉吟道,“显像管是电视机的心脏,如果这个环节受制于人,整个产业都会被动。“
“就是这个道理。“郑昊说,“所以我在想,能不能自己把这个技术摸透。“
“你这个想法是对的。“王老师点点头,“不过这事得分步走,不能一口吃个胖子。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