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会的。“郑昊拍拍父亲的肩膀,“咱们做的都是实事,怕什么。“
回到家,赵晓兰已经做好了饭。
“怎么样?“她关心地问。
“顺利。“郑昊坐下,端起碗,“孙主任说回去就推荐,应该没问题。“
“那就好。“赵晓兰松了口气,“这两天你都没睡好觉,我看着心疼。“
“没事,习惯了。“郑昊笑了笑,“对了,学校那边怎么样?“
“挺好的。“赵晓兰说,“新学校的设计图改好了,县里说下个月就能开工。孩子们都盼着呢。“
“那就好。“郑昊吃了口饭,“等新学校建好了,咱们村的孩子就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了。“
两人正说着话,外面传来敲门声。
“郑厂长在家吗?“
是王师傅的声音。
郑昊放下碗,出去开门。
“王师傅,什么事?“
“刚接到电话。“王师傅有点兴奋,“济南那边又来了个大订单,要500台拖拉机,还要200台小货车。对方说,听说咱们可能要评上省优秀企业,特地来订货。“
郑昊眼睛一亮:“这是好事啊!什么时候要货?“
“说是三个月内交付。“王师傅说,“时间有点紧,但应该能完成。“
“那就接。“郑昊果断地说,“回头你算算产能,看看需不需要加班。如果需要,跟工人们商量,愿意加班的就加,不愿意的不强求。“
“好嘞!“王师傅高兴地走了。
郑昊回到屋里,继续吃饭。
“又有大订单了?“赵晓兰问。
“嗯。“郑昊点头,“看来省优秀企业这个称号,还没正式拿到,就开始发挥作用了。“
“那是好事。“赵晓兰笑了,“说明大家认可咱们的产品。“
“是啊。“郑昊感慨,“口碑就是最好的广告。“
吃完饭,郑昊没有休息,又去了厂里。
车间里,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。听说又来了大订单,大家干得更起劲了。
“郑厂长!“郑大牛跑过来,“听说又有大单子了?“
“嗯,500台拖拉机,200台小货车。“郑昊说,“你们车间压力大不大?“
“不大!“郑大牛拍着胸脯,“只要加加班,肯定能完成!“
“别光想着加班。“郑昊提醒他,“质量第一,知道吗?宁可慢一点,也不能出质量问题。“
“知道知道!“郑大牛连连点头。
郑昊在车间里转了一圈,检查了设备运行情况。一切正常。
回到办公室,他坐下来,拿出笔记本,开始规划接下来的工作。
省优秀企业的评选,只是一个开始。
接下来,彩电项目要加快推进,北村的合作要落实,新学校要开工,职业技术学校也要筹备......
事情很多,但郑昊心里有数。
一步一步来,稳扎稳打,不急不躁。
这才是长久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