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其他小说>稀土:大国锁钥> 第13章 心里没底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3章 心里没底(1 / 2)

第13章心里没底(第1/2页)

去课题组深入了解后,黄处长才发现,梁文建被一个技术难题挡住去路,花了两三个月也没能解决问题,试验没有取得新的进展,这让老黄大吃一惊!因为合作协议规定的时间已经过去大半,如果到时候拿不出成果,将如何收场?

凭梁文建的技术水平,按理说完全可以胜任这样的课题,但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事实,那就是老梁多年来一直从事合金材料的研究,并取得过不菲的成绩,他在目前的华昌材料研究院,确实属于比较顶尖的技术人才。

只不过这次的课题——钕铁硼永磁材料,对老梁来说完全是新的领域,他需要边学边干,自然缺乏解决这一领域技术难题的经验。换做其他人,可能根本就不会接手自己从未接触过的陌生领域课题,也许他就是喜欢挑战,或者对该领域确实感兴趣,当时黄处长跟他一说,梁文建毫不犹豫就答应了,老黄以为他稳操胜券,没想到如今是这样的结果。

事已至此,丑媳妇终究要见公婆,黄处长想听实话,他问老梁能否在协议规定的时间拿出结果?或者能拿出什么样的结果?跟上次回答石云峰的类似问题一样,老梁一再强调科研工作有其特殊规律,无法做出准确预测。

对于原创性的基础研究,梁文建说得确实有道理,因为存在许多未知因素,要想预测完成课题的具体时间和准确结果的确不容易,但像稀土永磁材料这样的课题,不仅属于应用型研究,而且钕铁硼永磁体在发达国家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,对外开放已有二十余年,国外有很多信息和科技资料可供借鉴参考,拥有这么多有利条件的情况下,老梁的说法就值得商榷了。

尽管老梁以科研工作的特殊性作为搪塞的理由,但华昌材料研究院跟永辉公司签订的合作协议,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,到时候如果拿不出像样的成果,老黄真不知道如何向石云峰交代。

黄处长曾经也是科研工作者,虽然几年前脱离科研一线,到机关从事科研管理工作,但他还是能看懂科研试验的发展走向,尽管老梁找理由唐塞,根据老黄了解到的情况和目前取得的试验结果,他对梁文建课题组能否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,已经心里没底。

为了让事情不至于太突然,避免双方到时候显得太尴尬,黄处长打算提前向石云峰透露一点信息,好让石云峰有所准备。

电话打通后,老黄寒暄了几句,便直奔主题,“石总,稀土永磁材料这个项目对永辉公司至关重要,你们早点布局就好了。”

石云峰觉得对方的话怪怪的,“早点布局,黄处长什么意思?永辉公司一直从事稀土资源开采加工,在政府出手大力整顿行业乱象之前,谁也没想离开稀土资源,即便如此,我们也是当地稀土行业转变经营方向行动最快最早的企业。”

“是啊,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,你在谈到上门寻求合作的原因时,就说过这方面情况,可是......”老黄有话要说,但又觉得有点张不开嘴。

石云峰听出对方好像有难言之隐,“黄处长,你有话就直说,咱们之间不要有什么顾虑。”

“石总,也许我多虑了,但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。”

石云峰觉得莫名其妙,“你多虑什么了?既然想跟我商量事情,何必那么多顾虑?”

“石总,这件事我实在难以启齿,但又不得不跟你说,否则就是对不起你。”老黄唉声叹气。

石云峰有点不耐烦了,“黄处长,你怎么如此婆婆妈妈?有什么事要是再不说出来,我就挂断电话了。”

“好吧,”老黄停了停,然后说道:“假如我们这边的课题组,不能在协议规定时间内完成合作开发项目,石总,你能不能把结题时间适当往后延长一点?”

因为石云峰在三个月前的实地考察中,就发现梁文建课题组的试验停滞不前,加上已经超过两个月没有收到梁文建的书面汇报材料,他对跟华昌材料研究院的合作已经不抱希望,才立即转向盛凯金属研究所。

尽管老黄费了好大的劲才说出这番话,石云峰却一点也不意外,但他还是故作惊讶地说:“不能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开发,这怎么可能?两个单位签订的正式协议岂能视为儿戏?延长结题时间,延长多少?半年,一年,还是两年?给我们永辉公司造成的损失怎么算?”

因为自知理亏,面对石云峰的愤怒,电话另一端的老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,等石云峰停下来,他才小心翼翼地说:“石总,你消消气,刚才说的事情,只是我根据了解到的情况,自己做出的判断,课题究竟需不需要延期,还要看梁文建他们的试验进展,毕竟还剩下近三分之一的时间。”

“但愿他们按照协议要求,如期拿出成果,对双方都有好处。否则,华昌材料研究院损失的是信誉,我们永辉公司损失的是时间和效益。”石云峰冷冷地说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