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五章雾隐城的回音(第1/2页)
雾隐城的雾是活的。
它们像一群慵懒的巨兽,白日伏在街巷深处,吞吐着青灰色的气息,将石砌的城墙晕染成朦胧的剪影;入夜后便爬上屋檐,顺着窗棂缝隙往屋里钻,在床榻边织出半透明的茧,仿佛要将全城的梦都裹进这无边无际的氤氲里。
顾惊宇站在城门下时,道衍系统的光幕泛起一层薄霜——【检测到高强度迷幻能量,建议启用“清心诀”护体】。他指尖在剑柄上转了半圈,道衍剑的流光在雾中漾开细小的涟漪,那些试图缠上手腕的雾气像触到烙铁般退开,在他脚边围出一圈清明。
“外来者?”城门口的守卫从雾里显形,铁甲上凝结的水珠顺着甲片纹路滚落,在石板上砸出细碎的声响。他的脸藏在头盔阴影里,声音像被雾泡得发涨,“雾隐城不养闲人,要么带‘信物’,要么留下‘代价’。”
顾惊宇解下腰间的布囊,倒出颗莹白的珠子——那是冰璃族少女临别时塞给他的“雾引珠”,据说能在雾中显形引路。珠子触到空气便亮起柔和的光,将守卫的轮廓照得清晰了些,对方头盔下的眼睛闪过丝讶异:“冰璃族的东西?你从琉璃界来?”
“来找个人。”顾惊宇收起珠子,雾气立刻重新涌上来填补空缺,“一个叫‘雾老’的人。”
守卫沉默片刻,转身往城内走:“跟紧。”他的脚步声在雾中时断时续,像隔着层水膜传来,顾惊宇紧随其后,道衍剑始终半出鞘,剑身在雾中划出淡淡的光痕,标记着来时的路。
城里的建筑都是青石垒的,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苔藓,雾水顺着瓦檐连成线,落在街面的水洼里,溅起的涟漪与远处的钟声共振。沿途偶尔能看到行路人,他们裹着灰布斗篷,彼此擦肩而过时不发一语,斗篷下摆扫过地面,带起的雾气里夹杂着细碎的银鳞般的光点——那是雾隐城特有的“忆雾”,承载着居民未说出口的记忆碎片。
“他在雾心湖。”守卫在一座石桥边停下,桥栏上爬满了墨绿色的藤蔓,叶片边缘挂着晶亮的雾珠,“过了桥别说话,雾心湖的雾会‘读’心,任何念头都会被映成实景。”
顾惊宇点头致谢,踏上石桥时,果然感觉到一股细微的拉扯力,像是有无数根无形的线在探查他的识海。他运转清心诀,将杂念压入心底,只留“找雾老”这一个念头,道衍剑的光芒随之收敛,化作一道几乎不可见的细线。
桥那头的湖很大,雾气在湖面凝成各式形态——时而化作奔马,时而叠成楼阁,最奇妙的是湖中央的小岛,岛上立着棵老槐树,树干粗壮得需数人合抱,枝桠上挂满了灰布包裹的物件,风吹过,布包相撞,发出沉闷的咚咚声,像无数颗心脏在跳动。
树下坐着个老者,背对着石桥,身前摆着个炭炉,炉上煨着个陶罐,罐口冒出的白汽与雾气融在一起,分不清彼此。顾惊宇走到他身后三步远的地方站定,没有说话。
老者却先开了口,声音像槐树的皮一样粗糙:“琉璃界的小友?”他转过身,脸上布满沟壑,眼睛却亮得惊人,像浸在雾里的黑曜石,“冰璃丫头的珠子,三百年没在雾隐城亮过了。”
顾惊宇从怀里取出块半透明的玉佩,那是老铁匠交给他的,说是雾老当年落在琉璃界的信物。玉佩刚离开布囊,就被雾气包裹,表面浮现出繁复的纹路,与老槐树的年轮隐隐呼应。
“她让我带句话。”顾惊宇盯着老者的眼睛,“‘当年的约定,该还了’。”
老者的目光落在玉佩上,久久没有移开,炉上的陶罐咕嘟作响,雾气突然变得粘稠,湖面上的幻象剧烈翻腾,化作无数破碎的画面——燃烧的城池,哭泣的孩童,还有个身披战甲的女子,正将这枚玉佩塞进年轻的老铁匠手里。
“约定……”老者喃喃自语,声音里的雾水仿佛要滴下来,“我以为她早忘了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五十五章雾隐城的回音(第2/2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