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其他小说>重生从杨超月带我进厂开始> 第122章 做锦鲤这辈子离不开的男人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22章 做锦鲤这辈子离不开的男人。(1 / 2)

杨父吃饱后就继续去干活了,李洲跟着去帮忙。

之前两人都没有好好正式聊过天,没想到这几个小时杨父把杨超月小时候的很多糗事都抖落出来了。

李洲从杨父那儿听到了很多杨超月没有和他说过的一些事,沉...

春寒料峭,南岭社区的工地上却热火朝天。混凝土搅拌车来回穿梭,钢筋在阳光下泛着冷光,几名工人正围着图纸比对尺寸。李洲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棚外,手里捏着一张新拍的照片??是杨超月在医院复查时的CT影像。医生说她脑震荡无大碍,但需要静养两周。可她只休息了三天,就偷偷跑回社团办公室整理“燎原行动”的第一阶段资料。

他叹了口气,把照片收进衣兜,转身走进棚内。墙上挂着大幅作战图,三十七起疑似“系统性构陷拆迁案”被红点标记,按时间轴排列成一条蜿蜒的血线。每一起背后都牵连着至少一名基层技术人员的“意外离职”或“突发精神病”,而项目最终均落入同几家地产集团之手。

“我们查到了。”崔美姬推门进来,发梢还沾着雨水,“K-07项目的原始设计图,并非如官方备案所载由市建委总工办独立完成。我们在省档案馆旧系统里翻出一份外调记录:2018年3月,周国栋曾秘密邀请华东设计院退休高工陈伯昭参与‘技术咨询’,报酬走的是私人账户。”

李洲瞳孔一缩:“陈伯昭?那个搞地下结构力学的老前辈?”

“就是他。”崔美姬点头,“但我们联系他家属时才知道,老人去年冬天因心梗去世了。临终前烧掉了所有手稿,只留下一句遗言:‘我对不起南岭的地基。’”

空气骤然凝固。

李洲缓缓坐下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父亲笔记本的边角。原来不止一个人低头过。有人用沉默换安宁,有人以妥协保晚节。可代价呢?是一代又一代人踩在虚假验收单上盖起的危楼,是一个又一个家庭被碾碎于所谓“发展”的车轮之下。

“不能再靠别人觉醒了。”他说,声音低却锋利如刀,“我们要自己建立证据链,从源头开始。”

当晚,“城市之光”启动“图纸溯源计划”。他们招募了十二名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,分成四组,分别对接全国十二个重点城市的住建档案馆。任务明确:调取近五年重大民生工程的审批流程、专家评审签到表、原始设计变更记录,并与公开备案版本逐项比对。

工作量巨大,阻力更甚。许多地方以“涉密”为由拒绝查阅;有的档案馆干脆称“部分资料因洪水损毁”;更有甚者,在团队成员提交申请后第二天便接到学校领导电话,暗示“某些研究方向不宜深入”。

但也有意外的支持。

第三天清晨,李洲收到一封匿名邮件,附件是一份加密压缩包。解码后竟是S市住建局内部OA系统的截图,清晰显示某安置房项目在未通过地质勘测的情况下,被标注为“特批绿色通道”,审批人签名赫然是已落马的周国栋亲笔??而此时,周已被停职调查两个月。

发送者ID叫“守夜人”,留言只有一句:“我不是好人,但我怕鬼。”

李洲盯着屏幕良久,忽然想起父亲视频中的那句话:“**正义不会自动降临,它需要有人去追,去抢,去拼死守住。**”

这一次,他不再是一个人在追。

随着线索逐步汇聚,一个跨省利益网络浮出水面:一家名为“中晟联合”的咨询公司频繁出现在多个问题项目的技术评估环节。该公司注册地在深圳,法人代表为空壳身份,但资金流向显示其实际控制人为某副省级干部的妻妹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该公司聘用的“专家组”,竟有多人曾在南岭案期间担任匿名评审,并出具支持K-07变更方案的意见书。

“这不是个别腐败。”李洲在内部会议上指出,“这是制度套利。他们利用信息不对称、程序漏洞和权威背书,构建了一套‘合法作恶’的闭环。”

会议室陷入沉默。

这时,杨超月举起手:“我们可以打穿这个闭环。”

她打开投影,展示一段录音??是她在医院养伤期间,借探病名义约见林婉如主治医师时偷录的对话。对方酒后失言,透露林曾在手术前私下交代:“如果我出事,记得帮我转告赵主任,那份《南岭岩土稳定性重评报告》原件藏在老电厂通风井第三层检修舱。”

“老电厂?”崔美姬皱眉,“那片早就划入拆迁范围了,下个月就要爆破。”

“所以必须赶在之前进去。”杨超月目光坚定,“那份报告如果是真的,就意味着当年有第三方机构明确预警过地基风险,却被压了下来。这不仅是新证据,更是打破‘专家共识’谎言的关键一击。”

李洲看着她苍白的脸,终究没说出阻止的话。他知道,有些路,必须亲自走过去才算数。

正月十八凌晨四点,六人小队潜入废弃电厂。厂区荒草丛生,铁轨锈蚀断裂,唯有中央冷却塔仍矗立如巨兽骨架。根据医师描述的位置,他们在地下管网迷宫中摸索近两小时,终于在布满油污的通风井内侧找到一处隐蔽检修口。撬开铁盖后,里面果然藏着一只防水箱。

箱中除了一份纸质报告外,还有一块微型SD卡。

报告标题触目惊心:

>《关于南岭社区K-07地块岩土工程勘察复核结论》

>检测单位: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(内部编号:GZ2018-047)

>结论摘要:该区域存在严重软土层沉降隐患,承载力不足设计标准60%,严禁用于高层建筑基础施工。建议立即停工并重新选址。

而SD卡里的内容更为惊人??是当年监测站内部会议录像。画面中,站长面对七八名工程师沉声宣布:“上级要求我们修改结论,将风险等级从‘红色’降为‘黄色’。不愿配合的同志,可以申请调岗。”随后镜头扫过众人表情:有人低头不语,有人怒而离席,也有人默默签字同意。

李洲的手指微微颤抖。

这就是真相的重量。不是某个英雄孤身对抗黑暗,而是无数普通人被逼至墙角后的妥协与屈服。而真正的罪恶,正是利用这种人性弱点,编织出看似合理的谎言链条。

他们连夜将材料备份上传至“燎原云库”??这是团队新建的分布式存储系统,服务器节点分布在全球十四个国家,采用区块链哈希校验机制,确保任何篡改都会留下痕迹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