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其他小说>重生从杨超月带我进厂开始> 第123章 二级市场的变化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23章 二级市场的变化(1 / 2)

李洲闭嘴不言了,情话过犹不及,可不能把小妮子的情话抗性点高了。

不然以后想从她这里获得一些奖励可就难了。

杨超月不是高兰,他们还没到那一步。

再说高兰的身体的毛病极有可能精神问题。...

二月十四日,情人节。南岭社区的积雪尚未完全消融,街角几家花店却已摆出成束的红玫瑰,裹着透明纸,在冷风中微微颤抖。李洲清晨六点便起床,将昨晚整理好的《南岭事件技术白皮书》最后一章校对完毕,发往“燎原云库”做最终备份。他没买花,而是去菜市场买了两斤杨超月爱吃的荠菜,又顺道在药店捎了盒维生素??她最近总说头晕,医生说是贫血,但他知道,是心神耗损太重。

七点半,他拎着菜走进教师宿舍楼时,正撞见两名穿黑夹克的男人在三楼走廊徘徊。对方见到他,exchanged一个眼神,转身就走。李洲没追,只默默记下车牌号,用加密通道发给崔美姬。他知道,这些人不会再动手了??风向变了,但他们仍要盯着,等着看谁先松懈。

杨超月开门时穿着旧毛衣,头发随意扎起,眼底有淡淡的青影。“你又熬夜了。”她说。

“你也是。”他把菜放进厨房,顺手摸了摸她额头,“今天别出门,等我回来。”

“为什么?”

“H市住建局今天召开听证会,我要作为‘公民代表’列席。他们主动邀请的,说明怕我们不讲理。”他笑了笑,“但我要讲最硬的道理。”

八点四十分,李洲抵达H市政务中心。大厅里已有十余名记者守候,还有几位来自不同城市的拆迁户家属举着牌子,上面写着“还我家地基”“我们要真相”。保安欲驱赶,却被一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拦下:“让他们待着,这是监督。”那人转头看向李洲,伸出手:“赵立群,省纪委专案组副组长。”

李洲一怔。这名字他熟??正是当年南岭项目匿名评审专家组的召集人之一。可此刻对方态度坦然,甚至带着一丝疲惫的敬意。

“你们那份SD卡里的会议录像,”赵立群低声说,“让我睡了三个月的办公室。”

听证会在九点准时开始。会议室呈环形布局,十二名官员、专家分坐两侧,中央留出发言席。李洲坐在旁听区第一排,身后坐着“城市之光”的三位核心成员。流程走得很规范:主持人宣读议题,播放一段剪辑过的南岭事故回顾短片,随后请第三方评估机构汇报“当前整改进展”。

轮到公众发言时,李洲站起身,没有拿稿子。

“各位领导、专家,我想问一个问题:如果今天要盖一栋楼,你们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住进去吗?”

全场静默。

“我不是工程师,但我父亲是。他死于一场本可避免的设计变更。而推动这场变更的,不是数据,不是地质报告,而是一张饭桌上的酒杯碰撞声。”他从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,“这是GZ2018-047号报告的原件复印件,由省档案馆加盖骑缝章认证。它证明,在K-07动工前,已有权威机构明确预警承载力不足设计标准60%。这份报告从未进入正式审批流程,但它存在过,就像你们心里清楚某些事不该做,却还是做了。”

一位白发老专家突然开口:“年轻人,制度有它的复杂性。我们也在尽力平衡……”

“平衡?”李洲打断,“用百姓的生命去平衡政绩?用技术人员的沉默去平衡权力的脸面?您说得对,制度复杂。可再复杂的制度,也不该允许一栋明知会塌的楼拔地而起!”

话音未落,后排一名穿灰西装的男人猛地站起来:“你这是污蔑!我们所有程序都合法合规!”

李洲冷笑,打开平板,调出一段音频??正是林婉如主治医师那段醉酒录音的净化版。

“那么请问,赵主任,老电厂通风井里的《重评报告》,是谁下令封存的?又是谁指示媒体将南岭事故归因为‘极端天气’?”

那人脸色骤变,竟是H市原规划局副局长陈广义。他张了张嘴,终未发声,匆匆离席。

中午十二点,听证会草草收场。新闻通稿称“各方充分交流意见”,但当天下午三点,H市政府官网发布通报:暂停全市所有安置房项目的施工许可审批,成立专项核查小组,限期三十日内提交整改清单。

李洲走出政务中心时,阳光刺眼。赵立群递来一瓶水:“你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吗?”

“他们会反扑。”

“不,”赵立群摇头,“他们会投降。但不是向你,是向更大的压力。上面需要一个交代,而你们提供了足够的弹药。”

回程高铁上,李洲收到崔美姬的消息:“S市警方突袭中晟联合办公楼,查封服务器七台,控制涉案人员九名。其中有两人供述,曾接受周国栋指令,伪造三地地质勘测数据。”

他还来不及回复,手机震动,来电显示是“母亲”。

“儿子……”母亲声音发抖,“你爸的骨灰盒……被人动过了。”

“什么?”

“昨天村里修路,挖开后山那条排水沟,结果在咱家祖坟旁边,挖出个水泥墩子。撬开一看,里面嵌着一块铭牌,刻着你爸的名字,还有‘罪证级资料保管点’几个字。”

李洲浑身血液凝固。

父亲死后,骨灰按遗愿撒在南岭工地。可现在,竟有人用这种方式,把他的名字钉进地下?

“妈,你立刻离开村子,去县城住几天。”

“我不走!那是你爸最后的地方!”

挂断电话,他靠在车窗上,闭目良久。窗外田野飞逝,电线杆如墓碑般排列。他知道,这是对方最后一次示威??他们在提醒他:哪怕死了,你也逃不出这张网。

当晚十点,他带齐装备重返南岭。夜色浓重,工地已停工,围栏外蹲着两个流浪汉模样的人,实则是崔美姬安排的眼线。他翻墙而入,直奔后山。水泥墩尚未来得及重新掩埋,孤零零立在土坑中央。他用角磨机切开外壳,取出内部铁盒。里面除了一枚老旧U盘,还有一张泛黄的照片??是他父亲年轻时与几名同事的合影,背面写着一行小字:

>“若有一天真相被埋,请记住,火种藏于童言。”

U盘无法直接读取,经技术组破解后,发现内含一段视频。画面晃动,显然是偷拍。场景像某个会议室,时间标记为2019年1月。周国栋坐在主位,身旁是一名穿军绿色大衣的老者。

“老刘啊,”周国栋笑着说,“你说咱们这行,最怕什么?”

老者咳嗽两声:“怕良心。”

“不对,”周国栋摇头,“最怕小孩说话。大人学会了睁眼说瞎话,可孩子不会。所以最好的办法,就是让他们从小相信,歪的就是正的。”

镜头一转,竟是南岭小学课堂。黑板上写着“城市发展离不开拆迁”几个大字,老师正在讲课:“同学们,有些人反对建设,是因为不懂科学。比如那个李工,他就是因为想不通道理,才精神失常的。”

台下一个小男孩举手:“可我妈说,楼倒了是因为地基软……”

老师厉声打断:“那是谣言!政府不会害老百姓!”

视频结束。

李洲坐在电脑前,手指僵硬。原来他们早就在系统性地篡改记忆??从教育入手,从童年洗脑。而父亲留下的线索,指向的不只是物理意义上的证据,更是认知层面的战争。

第二天清晨,他召集全体成员开会。

“我们不能再只盯着图纸和审批链了。”他说,“他们在污染的是整个社会的认知土壤。我们要打一场‘真相保卫战’。”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