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章进入戈壁(第1/2页)
教授那声突如其来的“停车!”喊得又急又响,三蛋子一个激灵,几乎是下意识地一脚闷死了刹车。老旧的皮卡在戈壁滩上拖出一道短短的尘烟,猛地顿住,我们三个人的身体都随着惯性狠狠往前一冲。
“怎么了教授?有情况?”三蛋子紧张地四下张望,以为教授发现了什么危险的流沙或者暗坑。
教授没说话,脸色铁青地把那个他从旧货市场淘来的手持GPS递到我面前,手指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。我接过来一看,屏幕上的画面让我愣住了——代表我们位置的光标,赫然停留在我们内地老家的省界范围内,纹丝不动!
“这……”我哭笑不得,又把GPS递给旁边伸着脖子的三蛋子,“三蛋子,你这‘高级货’怕不是穿越了吧?咱们坐了好几天火车,又汽车又拖车的,合着在它眼里,咱们还在老家没动窝呢?”
三蛋子接过去一看,脸瞬间就白了,汗珠子当时就下来了。他手忙脚乱地拍打着那玩意儿,又抠电池又重启,嘴里念念叨叨:“不能啊!我试的时候还好好的!那老板跟我说是军品尾单,抗摔防水信号强……这、这特么是个影视道具吧!”
GPS事件像一根***,瞬间点燃了我们检查其他装备的紧迫感。结果这一查,差点没把我们气乐了。
打开那几个写着“军用压缩饼干”的大铁罐,里面倒是真有一块块像灰砖头似的饼干,可包装纸脆得一碰就碎,生产日期赫然是十年前!那包号称“特供”的火腿肠,更是离谱,掰开来肉质松散,散发着一股可疑的气味,仔细一看,过期半年了。接着翻,大部分单兵自热食品的生产日期也都模糊不清,或者干脆就是早已过期的库存货。
我们仨面面相觑,最后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旁边那辆深绿色的、冒着淡淡黑烟的“功勋”皮卡。
“车……车应该没问题吧?”三蛋子声音都发颤了,带着哭腔,“我试驾了的,真的能跑!就是声音大了点,冒点烟……柴油车都这样!”
我看着他那一脸“求别再出幺蛾子”的表情,真是又好气又好笑。这小子,采购清单上的东西,但凡是经他手的,几乎全军覆没。这哪里是来探险的,简直是来戈壁滩进行假冒伪劣产品实地测评的。
“教授,”我深吸一口气,努力平复心情,“情况您也看到了。食物大部分不能吃了,导航仪是假的,这车……我看也悬。我们的给养和导航都出了问题,是不是先撤回去,补充好装备再……”
“不!”教授斩钉截铁地打断了我,他的眼神异常坚定,甚至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执拗,“既然已经到了这里,就没有回头路!指北针是真的,地图是真的,我的记忆也是真的!压缩饼干不能吃,我们还有馕,有方便面!GPS是假的,我们就靠最原始的办法!继续走!”
他拿起那个陪伴他多年的老式指北针,又小心翼翼地摊开那张边缘磨损的手绘地图,眼神如同最虔诚的信徒注视着自己的信仰。我知道,此刻任何劝说他返回的理由都是苍白无力的。这次寻找,对他而言,意义远超一次普通的考古探险,更是对他逝去青春、对他坚守信念的一种交代和救赎。
“行吧,”我叹了口气,“听您的。不过咱们得省着点吃了,谁知道这车啥时候尥蹶子。我刚看了一下方便面,咸鸭蛋,馕饼我们省着吃,能挺个十天不是问题。”
我们重新上路。或许是心理作用,感觉这破皮卡的动静更大了,每一次颠簸都让人担心它会不会下一秒就散架。戈壁滩上空旷无垠,除了砾石就是低矮的骆驼刺,景色单调得让人昏昏欲睡。
忽然,远处地平线上扬起一溜烟尘,几个敏捷的身影在烟尘中若隐若现,以一种独特的、轻盈的跳跃姿态飞速移动,速度极快。
“快看!那是啥?袋鼠吗?”三蛋子兴奋地指着那边喊道。
教授眯着眼看了一会儿,摇摇头:“不像,可能是黄羊或者其他什么羚羊。戈壁滩上的精灵,警惕性很高,跑起来就是这样一跳一跳的,省力又能观察远处。”
那些生灵似乎也在好奇地打量着我们这个发出巨大噪音的“钢铁怪物”,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,伴行了一段,然后便消失在另一片土丘之后,只留下我们对着它们消失的方向啧啧称奇。这算是进入戈壁后,除了沙子石头之外,第一次遇到的生命奇迹,稍稍冲淡了装备故障带来的郁闷。
车子在颠簸中又挣扎着前行了大半天,直到夕阳将天边的云彩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与绛紫,巨大的日轮缓缓沉入地平线,戈壁的夜晚迅速降临,温度也开始骤降。我们找了一处背风的土坡后面停了下来,决定扎营过夜。
支起简易帐篷,三蛋子贡献出他采购清单上少数看起来“靠谱”的东西——几包“广隶师博”红烧牛肉面。他笨手笨脚地用卡式炉烧开水,给我们每人泡了一杯浓茶,然后又小心翼翼地煮上方便面。当那熟悉的、带着浓郁香料味的面香在清冷的戈壁空气中弥漫开来时,我们竟都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和温暖。在这种环境下,一碗热乎乎的方便面,堪比山珍海味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十三章进入戈壁(第2/2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