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其他小说>明末隐龙> 铁牛的食粮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铁牛的食粮(1 / 2)

铁牛的食粮(第1/2页)

前几天夜里林宇那番掷地有声的誓言,还在大伙儿耳朵边嗡嗡响呢,没隔几天,成都码头就盼来了一场实打实的“及时雨”——可把人给盼坏了!

你瞅瞅长江水面上,三艘挂着“朝廷恩赏”杏黄旗的货船,正跟老牛拉车似的,费劲巴拉地逆流往上蹭。船身沉得厉害,吃水线都快到船帮了,看样子装的东西不少。船帆被扯得溜圆,船夫们一个个光着膀子,古铜色的脊梁上全是汗珠,嘴里喊着震天响的号子:“嘿哟!嘿哟!使劲拉哟!过了这道弯哟!”手里的竹篙狠狠扎进江底,每往前挪一小步,都得使出吃奶的劲儿。江风裹着水汽,“噼里啪啦”打在船板上,溅起的小水花沾在人身上凉飕飕的,可船上那些押运的士兵,半点也不敢松懈。一个满脸胡茬的士兵拍了拍身边年轻伙计的肩膀:“小子,瞪大眼睛盯着,这船货要是出了岔子,咱哥俩都得吃不了兜着走!”年轻士兵使劲点头,手紧紧攥着腰间的刀,眼珠子跟鹰似的,来回扫着江面,生怕哪儿窜出盗匪,或是郑芝龙的人半路截胡——这船物资太金贵,可容不得半点闪失。

林宇站在码头高处的瞭望台上,眯着眼瞅着慢慢靠近的船队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。身旁的亲兵赵虎忍不住低声说道:“大人,您都在这儿站了快一个时辰了,要不先歇会儿?”林宇摆了摆手,目光依旧盯着船队:“没事,等船靠了岸再说。”那玉佩被他摸得光滑温润,就跟他此刻的心情似的,又松快又提着劲儿。“总算到了。”他在心里暗暗松了口气,可眉头还没完全舒展开。从当初跟张显贵耍心眼“哭穷”,到后来天天催着陈墨盯着物资调度,这二十天里,他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。总怕郑芝龙在中间使绊子,又怕福建朝廷那边临时变卦,这会儿亲眼瞧见船帆上的杏黄旗,悬着的心才算稍稍落下——这第一步,总算是踏稳了。

这可是福建朝廷发来的第一批物资船队,从福州出发,先走海路再转内河,磕磕绊绊走了二十天,才总算到了成都码头。码头上早就挤满了川东军的士兵,一个个穿着整齐的铠甲,手里捧着登记册,眼睛里全是盼头。“你说这船上到底装了多少粮食啊?够咱们吃多久?”一个瘦高个士兵凑到同伴身边小声问。同伴笑着拍了他一下:“管那么多干啥,有吃的就比喝稀粥强!这可是林大人好不容易弄来的,咱们等着搬就完事儿了。”这些物资,是林宇跟张显贵掰扯半天换来的成果,更是西南军民盼了好久的“救命粮”,谁不惦记着?

等船锚“哐当”一声砸进水里,溅起老大一片水花,码头上的士兵们立马就动起来了。跳板一搭好,第一批粮食就被扛了下来。麻袋装着的糙米鼓鼓囊囊,透着股淡淡的米香,袋子上还盖着“福建布政使司”的朱红大印,看着就正规。紧接着,一匹匹深蓝色的粗布也被搬了下来,摸着手感厚实,冬天做成棉衣肯定暖和,足够给士兵们添新冬衣了。这些物资在码头上堆得跟小山似的,引得围观的老百姓们纷纷凑过来。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拉着身边的妇人感慨:“他婶子,你看这粮食,多实在!以后咱娃再也不用饿肚子了!”妇人抹了抹眼角,连连点头:“是啊是啊,这下有救了,可算有救了!”

林宇从瞭望台上下来,慢悠悠走到粮堆旁边,弯腰抓起一把糙米。米粒饱满圆润,在指尖滑溜溜的。身旁的军需官王顺凑上前:“大人,您看这米质多好,咱们的士兵总算能吃上顿饱饭了。”林宇笑着点头:“是啊,有了这些粮食,至少三个月里,士兵们不用再喝能照见人影的稀粥,流民们也能有口饱饭吃。”他看着老百姓们喜滋滋的模样,心里也暖乎乎的——这些年西南被战火折腾得够呛,老百姓早就苦透了,能让他们安稳几天,就算没白当这个总督。可等他的目光扫过那几艘盖着油布的货船,眼神立马又利了起来,对王顺说:“老王,重点盯着中间那几船货,别出任何差错。”王顺立马正色道:“大人放心,属下已经安排了专人看守,保证万无一失!”——真正的“宝贝”,还在那儿藏着呢。

要说特别,船队最中间那艘船上的几车货,绝对算头一份。油布盖得严严实实,底下隐约能看见木质的箱子,箱子上还贴着“特供军械司”的封条,守在旁边的押运士兵,比其他货堆旁的多了一倍。一个负责搬运的士兵好奇地问身边的小队长:“队长,这里面到底装的啥啊?这么神秘,还派这么多人守着。”小队长瞪了他一眼:“少打听!不该问的别问,好好干活就行!”等这些箱子被小心翼翼地搬下来时,连负责登记的士兵都下意识地放轻了动作——谁都知道,这里面装的,是格物院盼星星盼月亮的“宝贝疙瘩”。

没一会儿,物资就被运到了成都城外的军用仓库。这仓库是用青砖砌的,屋顶铺着厚厚的瓦片,门口常年站着两队士兵,日夜轮流值守,戒备森严得很。林宇早就等在仓库里头了,他穿了一身深蓝色的常服,袖口挽着,露出结实的胳膊,脸上没了往日的从容淡定,多了几分按捺不住的期待。“等了这么久,总算能见到这批硝磺了。”他在心里默念着,手指忍不住在裤缝上蹭了蹭——格物院的老周天天跑来催,前两天还拉着他的胳膊念叨:“林大人,您可得抓紧啊,再没原料,火器坊的工匠们都快闲得磨洋工了!”火器坊的工匠们也眼巴巴盼着原料,这几车东西,可是西南军备的“命根子”啊!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铁牛的食粮(第2/2页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