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其他小说>世界江山一统志> 第185章 发现石油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85章 发现石油(1 / 2)

第185章发现石油(第1/2页)

在边界设置方面,韦处厚也很重视,由于北、西都是高山,南边是大河,东面帕迦路比较主动,路界倒是不用太费心。韦处厚将精力重点用在郡界的设置,各郡的边界确定以后,严格采取隔离措施,控制人员的流动,严格贯彻夷人不得出郡的措施。

刚开始,韦处厚也遇到了一些阻力,但是瞿印师来了以后,又有镇罗军坐镇,韦处厚的底气很足,采取强硬措施,又建立举报制度,硬生生的把郡界建起来、严管控、隔来往,建立了瞿印路的权威。

瞿印路招徕的主要是新罗道南部的百姓,韦处厚为了能够多招徕一些人,专门派船去新罗南部的一些港口免费接人,还承诺给予很多优惠措施。

那些新罗官兵和公职人员的家属,率先过来,后面又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,有效巩固了朝廷在瞿印路的统治基础。

新罗人从事士、农、工、商、教等职业都没有问题,不管是在公职,还是搞经济,都是一把好手。他们认真做事,努力赚钱,踏实生活,在稳定地方、发展经济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。

韦处厚总体对新罗人印象不错,觉得他们能够摆正心态,安心地发挥辅助角色,服从华夏族的管理,对待夷人也不会倨傲。

但是新罗人有个毛病很不好,说话喜欢咋咋呼呼,有时候还喜欢吹牛皮说大话,后面还因此闹出了风波。

韦处厚重点抓了恒纳府和拉贾运河两个大型工程,其他的没有采取大的动作。韦处厚的观点是,稳扎稳打,久久为功,一步步把瞿印路发展起来。

虽然瞿印路从国内招引的华人企业有限,但是新罗人也善于经商,他们在瞿印路办了一些小型工厂,开展商业贸易,也很好的活跃了当地的经济。

总之,瞿印路虽然总体平淡,但是发展稳健,没有明显的矛盾,各族相处融洽,处于良性发展的路径上。

李愬率军从大不里士回到巴格达后,认为黑衣大食已经基本荡平,就派人去康城,将瀚海路的官员都接过来,一起到原定的首府巴士拉。

不久朝廷就派人来传达圣旨,送来的圣旨有两个,一个是关于张广孝和镇海军的,张广孝升任帕迦路总督,部队拆成两个师,由于张广孝在亚美尼亚还没回来,使者就将圣旨交给李愬代为传达。

另一个圣旨是关于镇西军和瀚海路的,镇西军也拆成两个师,一个为瀚海师,由副将孔文侃率领,留在瀚海路;一个为豫兖师,由副将陈弘岭率领,回国到开封府驻扎。

关于瀚海路,主要是明确其最终的范围,瀚海路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波斯、伊拉克和阿拉伯半岛,圣旨里还专门强调,要在波斯湾南北各设一个郡,全路共14个郡,就此固定。

李愬的部队已经占领了伊拉克和波斯,阿拉伯半岛目前被吴元济派的两个羌戎团守着。正好,当时李愬派了两个契胡团送战俘,留在了苏伊士运河,干脆对调过来,自己的两个契胡团分别驻守吉萨和亚丁,并将两地设置为汉志郡和萨巴郡。

剩下的地方,在拉伊城设置波斯郡、在大不里士设置拜疆郡、在巴格达设置两河郡。

波斯湾北面要设一个郡,就只能将伊斯法罕的那个团调走,波斯湾南岸都是沙漠,也搞不清为什么要设一个郡。李愬当然不知道波斯湾一带富含石油的事,无法猜到李纯的用意,只好执行。

李愬命人找了一番,在设拉子正南方向找到一个沿海小城坎甘,此处位于波斯湾北岸的中部,也有港口优势,此处曾是古米底王国的地域,就设为米底郡。

波斯湾南岸到处都是沙漠,不好找,最终在阿曼的北部找到一个小城凯勒巴,此处有些降雨,可满足用水需求,而且离波斯湾出口不远,也有港口优势,李愬联想到先前的巴林岛,与阿曼的名字结合,就将此处命名为巴曼郡。

吴元济那边也收到了圣旨,圣意难违,吴元济爽快的将两个羌戎团召回,让两个契胡团返回,分别驻守吉萨、亚丁。

处理好几件事以后,李愬又开始回忆起第一次巴格达之战的惨景,为那些死去的将士们难过。朝廷虽然后面给他们发了丰厚的抚恤金,还给时宏远追封爵位,但是斯人已逝,又怎是名利所能挽回的。

不久,吕元膺等人也抵达巴格达,吕元膺建议,巴士拉目前城市规模比较小,修建新城也需要时间,暂时将瀚海路总督府设在巴格达,待巴士拉新城建好以后,再搬过去。

布政使杨文广主动请缨,要去巴士拉修建新城,并建议将巴士拉改为宏威府,意为宏大而有威势。李愬觉得这个名字不错,又含着时宏远中的一个宏字,当即赞成。

瀚海师以后驻守巴士拉,自然要有些战船,正好吴元济在开罗带人改造战船,在苏伊士一带的战船无法转移到地中海。最后由军事部协调,将镇东军一部分战船拨给瀚海师,使瀚海师成为水陆两栖的部队。

瀚海师回到巴格达以后,满三年的老兵退役,有的回国,有的进入了瀚海路公职,补充了一批新的兵员,全师齐装满员以后,第一个任务就是去剿灭麦地那一带的大食残军。

原来,当初麦加总督被邹元标率军连续击败以后,元气大伤,不敢再呆在麦加附近,转移到麦地那一带。在叙利亚、伊拉克一带的大食溃兵也先后汇聚到此,当时各个部队都在大战,就没人来收拾他们,经过半年竟然聚集了近一万叛军。

孔文侃得令后,带领部队乘船在吉萨登陆,一路向北扫荡过去。这些大食残军早已成为惊弓之鸟,一触即溃,经过瀚海师的连续打击,最终覆灭,俘虏全部送到苏伊士修运河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