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9章找到橡胶(第1/2页)
平乐公主毕竟年长了一些,知道有些话该怎么说,她回去跟冯玉林说,父皇看重他的才干,想把他提为符真路学政。
冯玉林看到平乐公主进了一趟宫,自己就能升官了,还以为老婆进宫就是帮自己跑官的,心中立即感激不已。刺史为正五品,学政为从四品,虽然提升幅度不大,但已经不容易了,当即高兴地答应。
次日,平乐公主再次进宫,将情况跟李纯讲了,李纯觉得女儿还算会处理事情,比以前成熟了,就多了三分欣喜。
过了两日,朝廷正式下达诏书,蒋文辉调为礼事部少卿,冯玉林被提为符真路学政,冯玉林随即带上平乐公主,离开夏原去赴任。
李纯来自于前世,对那些三贞四德的礼教不太看重,而且平乐公主夫妻确实有特殊情况,也没法苛责他们,经过自己的这番处理,至少还能维持他们的家庭幸福。
可怜天下父母心,平乐公主毕竟是自己的女儿,自己还是潜意识地站在她那一边,帮助她渡过难关。统一世界的大业固然重要,但是家人也很重要,还是要力所能及的兼顾。
李纯又想起了郭皇后,在太子李恒去世以后,她悉心照顾李恒的几个孩子,争权夺利的事也少参与了,不由地对她看重了几分,逐步又把宫中的权力返还了一些给她。
进入6月份,第一批大学生终于毕业了,尽管这些大学生的水平跟前世的大学生没法比,实际上只相当于前世中专生的水平,但毕竟是唐朝培养的第一批人才,李纯还是非常看重。
按照朝廷的安排,这些大学生总共有两种出路,一种是从医从教,或者是到一些大型企业从事管理、技术岗位,总之就是自谋出路。一种是官府保底安置,一般都是安排为朝廷各部和路一级的公职人员。
经过二十年的发展,国内的经济发展很快,新兴了很多赚钱的岗位,以前那种“学而优则仕”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。
进入公职队伍固然体面,但是医生、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提升很大,在企业里就职的薪水也会高很多,毕业的大学生们抱着不同的观念,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道路。
由于新式的教育模式已经确立,朝廷废除了旧的教育模式,地方上不再选拔秀才、举人,朝廷也不再选拔进士。
凡是选择公职岗位的大学生,任职满两年后,可以进京参加选官考试,考试内容进一步增加经济、科学、政务方面的内容,更加侧重考生的综合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。
在科教区新创立的华夏矿业大学和军事大学已经顺利办学,严秦申请建一所治安大学,专门培养治安方面的人才,李纯则想增加一所科技大学,重点研究化学、物理和一些前沿技术。
李纯想到,自从迁都以来,西京长安的发展就停滞下来,后面一些宗亲显贵和其他机构迁到政务区以后,长安就更显得凋敝。
李纯认为,既然实行两京制,也要适当照顾一下长安,而且长安留下了很多宫殿、官衙空置,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,就打算把新建的两所大学放在长安,把朝廷的在长安的办公用房充分利用起来。
李纯想起在前世,国家有很多大型的公益场所,如博物馆、图书馆、文化馆等。华夏几千年的文明,需要有个地方展示一下,长安作为古都,文化底蕴深厚,文物众多,可以利用旧有的宫殿改建一个博物馆。
长安作为西京,可以将大明宫保留下来,作为皇家行宫,将太极宫和兴庆宫改为国家博物馆,其中太极宫专门存放不对外展示的藏品,将可以向百姓展示的藏品全部放在兴庆宫。
筹建大学的事归教育部,建设博物馆的事归礼事部,李纯将两个尚书召来,专门交代此事。权德舆和白居易对长安也很有感情,听了李纯的意见后,非常支持。
由于是利用旧有的官衙、宫殿,经过简单的改建就行,在两个部的努力下,两所新的大学和国家博物馆在元和21年就投入使用。
国家博物馆建成以后,礼事部不断搜集文物和展品送过去,有些热心的百姓也持续捐赠,里面的藏品越来越丰富,成为人们参观、了解华夏古文明的重要场所。
自从组建医药部以后,统筹抓起全国的医药事业,有力地促进了医学的发展。中央医院分为八个大科,各科的医生都有自己擅长的方向,收治全国患有疑难杂症的病人,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的问题。
随着城东工业区的兴建,城内有污染的重工业分批搬到东圩一带,夏原城内的污染有所减轻。三个新城的建设虽然略微减轻了城内的负担,但是随着人口的持续流入,城内的房价、租金还在上涨,新夏原人只能到郊区居住。
进入七月份,经过两年的连续试验改进,马世明率先制造出来内燃机,但是蔡耀宗和艾笛声并不服输,继续他们的研究。李纯看到他们劲头很足,就让朝廷继续拨钱给他们,马世明重点转入了制造汽车的研究。
八月份,进行环球航行的船队终于返回夏原,敖天润等一行人,进宫向李纯汇报航行的情况。
李纯看到几个人晒黑了不少,也清瘦了一些,想必他们吃了不少苦,就关心地说:“几位爱卿为了这次远航辛苦了,航行这么远的路程,想必遭了不少罪。”
敖天润答道:“臣等感谢陛下的关心,此行从天竺到非洲一段还好,从非洲往西的大洋上找路就很难,我们差点迷失方向,后面好不容易到达大西洲,发现那里非常荒蛮,只有一些原始的土著人,我们跟他们不通语言,找东西很困难,后面花了很长时间才算找来一些没见过植物的种子,其中陛下所说的橡胶找到了,我们带回了种子和样品。”
敖天润说完,工商部参行的员外郎立即拿出一个小球,还有一些种子。李纯也不认识橡胶种子,但是认识天然橡胶,只见那是一团淡黄色的球状物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189章找到橡胶(第2/2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