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46章 寰宇同庆(1 / 2)

第146章寰宇同庆(第1/2页)

民国十九年,十一月五日。

这一日,注定要以烫金的字迹,镌刻在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历史丰碑之上。

自午后旅大地区完全光复的捷报,通过电波传向四面八方起,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,从西北戈壁到东海前线,积郁了整整三十六年的悲愤与屈辱,化作了一场席卷整个神州的、前所未有的欢庆狂潮!

那不是寻常的喜悦,而是掺杂着血泪的记忆、扬眉吐气的呐喊和面向未来的无限希望的火山喷发!

——北国心脏,奉天城——

作为光复战役的指挥中枢和“全国抗战救国委员会”所在地,奉天的庆祝活动从一开始就带有庄严的仪式感。

下午五时整,全市所有的工厂汽笛、火车机车、轮船号角同时拉响,持续长达五分钟!

雄浑低沉的长鸣,如同巨龙的咆哮,宣告着一段屈辱历史的终结,也召唤着一个新的强盛时代的来临。

中心广场上,万人空巷。

学生、工人、市民、商人、军人……无数自发涌上街头的人们,挥舞着旗帜,汇成一片欢腾的海洋。

东北大学的学生们组成的合唱团,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,再次唱响了那首令人热泪盈眶的《七子之歌》。

但这一次,歌声中不再是悲切与渴望,而是充满了力量与自豪:

“我们是旅顺,大连,孪生的兄弟!

……

母亲!我们回来了!母亲!”

每一句歌词,都引发现场山呼海啸般的应和!

许多人唱着唱着,便已泪流满面,那是洗刷国耻后最酣畅淋漓的宣泄!

街头报童们奔跑叫卖,手中的“号外”瞬间被抢购一空,头版巨幅标题赫然是:“旅大光复!东方直布罗陀重归华夏!”

入夜,全城华灯齐上,探照灯的光柱如利剑般划破夜空,聚焦于广场中央临时树立起的巨幅地图。

当代表旅顺、大连的图钉被换成鲜艳的红色时,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、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!

——北平——

文化古都的欢庆,深沉而厚重。

在紫禁城前的广场上,各大高校的师生联合市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火炬游行。

火光跳跃,映照着一幅幅书写着“雪甲午之耻”、“庆山河重光”的巨幅标语。

清大学的一位老教授,站在高处,用颤抖的声音即席演讲:

“同学们!同胞们!

三十六年了!

自光绪二十一年至今,我们等这一天,等了太久!

今日之光复,非止收复两城,实乃收回我民族之尊严,重铸我华夏之魂!

此役证明,寇能战,我更能战!且战而必胜!”

他的讲话被阵阵掌声打断。

北大学、师范大学等校的学生则自发组织起来,前往各主要街区进行宣传演讲,将旅大胜利的意义深入浅出地告知每一位市民。

城内多家老字号饭庄、茶馆宣布免费提供茶点,与民同庆。

——津门天津——

作为北方重要通商口岸,天津的庆祝充满了开放与活力的色彩。

海河两岸,人声鼎沸,轮船纷纷挂出满旗,汽笛长鸣,与岸上的锣鼓声、欢呼声相应和。

租界区的华人职员、工人也冲破阻挠,加入游行队伍,高举“华人万岁”、“庆祝旅大回归”的牌子,昂首阔步,令往日趾高气扬的外国巡捕也为之侧目。

天津总商会组织各大商号舞起龙灯、跑起旱船,沿主要商业街游行,商家们纷纷燃放鞭炮,打折促销,如同最盛大的节日。

一种强烈的民族自信和主人翁意识,弥漫在空气之中。

——齐鲁济南——

这座曾饱尝“五三惨案”切肤之痛的城市,今日的欢庆中更多了一份大仇得报的激荡。

民众自发聚集在当年惨案的发生地,举行公祭仪式。

主祭人高声诵读祭文:

“……

唯我华夏,今非昔比!

旅大捷报,可慰英灵!

昔日之血,未白流矣!

同胞们,今日我们在此告慰殉难先辈:

山河已重光,国耻正在洗雪!”

言毕,全场默哀,继而爆发出“打倒日本帝国主义!”“抗战到底!”的怒吼声,声震云霄。

许多老人跪地长哭,将对亲人的思念与今日的欣慰,尽付于这复杂的泪水之中。

——岛城青岛——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