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46章 寰宇同庆(2 / 2)

胶澳湾内,风帆竞渡,汽笛和鸣。

青岛市民、工人、学生聚集在栈桥和前海沿,眺望北方海天相接之处,仿佛能看到旅顺口那胜利的旗帜。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146章寰宇同庆(第2/2页)

青岛市各界救国联合会组织了大规模的庆祝集会,会上通过了给前线将士的致敬电。

青岛纱厂、四方机厂的工人们宣布,将加班加点生产,以更多物资支援前线,用实际行动巩固胜利成果。

德国占领时期遗留的炮台遗址前,人们驻足沉思,今昔对比,更感今日胜利之来之不易与国家强盛之必需。

——并州太原——

在阎锡山名义控制下的山西,民间的庆祝却如火如荼。

太原城内,各大中小学停课庆祝,学生们走上街头,进行抗日宣传演出。

山西大学的学生们高举“庆祝旅大光复”、“全国团结一致”的横幅,穿过督军府前的街道,口号声响亮。

许多士绅商贾也打开门户,表示对爱国学生的支持。

尽管官方态度暧昧,但民心向背,已昭然若揭。这座内陆古城,也在为国家民族的巨大胜利而脉搏加速。

——西京西安——

古城西安,钟鼓齐鸣。

西北军民以最热烈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喜悦。

第十七路军的部分官兵与西安学生、市民联合举行了盛大的提灯游行。

长长的火龙蜿蜒于古城的大街小巷,歌声、口号声、秦腔的吼声响成一片。

人们在高呼庆祝旅大光复的同时,也不忘呼喊“支援东北军”、“全国抗战”的口号,显示出西北军民与东北胜利休戚与共的强烈情感。

——蓉城成都——

天府之国的庆祝,热情而质朴。

成都少城公园内,举行了数万人的庆祝大会。

川剧艺人连夜编排了歌颂旅大战役英雄的新戏,在街头巷尾免费公演,引来阵阵喝彩。

各大茶馆里,说书人也将最新的捷报编成评书,绘声绘色地讲述东北军将士的英勇,听者无不拍案叫好。

一种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豪情,在看似闲适的蓉城空气中默默涌动。

——南粤广州——

革命策源地的庆祝,一如既往地激烈澎湃。

珠江岸畔,人潮汹涌。

工人、学生、市民组织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,高举火把,高唱战歌。

“庆祝旅大光复!”“全国团结,抗日救国!”的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。

广州民众以其特有的政治热情,将这场欢庆与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紧密结合,表达了南方同胞强烈的抗战意愿。

——香港(及九龙)——

尽管港英当局试图保持“中立”,但压抑不住的爱国激情依然冲破了界限。

港岛中环、九龙塘等地,成千上万的华人市民自发聚集。

他们静默祈祷后,突然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,许多人将早已准备好的旗帜悄悄展开。

各大华文报馆虽然被限制发行号外,但报人们想尽办法,将套红的捷报消息夹在正常报纸中送出,一时间“洛阳纸贵”。

香港大学的校园内,学生们举行集会,慷慨陈词,呼吁国际社会正视中国收复失地的正义行动。

爱国的热潮,在这座殖民城市的地下汹涌奔腾。

——澳门——

与旅大命运相似的澳门,此刻更是感同身受。

华人社群虽在葡澳当局治下,但庆祝活动却以各种形式展开。

各大商会会馆、同乡会纷纷张灯结彩,暗中庆贺。

街上行人相遇,虽不便明言,但一个眼神、一个微笑,便已传递了无限的欣喜与期待。

《七子之歌-澳门》的旋律在许多人心中默然回响,他们坚信,旅大的今日,就是澳门的明天。

——广州湾(湛江)——

这座法国租借地,也感受到了胜利的冲击波。

赤坎、西营等地的华人市民,纷纷以家庭聚会、社团闭门会议等形式,庆祝这一远方的胜利。

消息在亲友间口耳相传,速度惊人。人们谈论着旅大,也憧憬着广州湾的未来,一种民族自强的意识在悄然增长。

就在举国欢庆达到第一个高潮的时刻,一场关乎国家未来方向的庄严宣告,即将通过无线电波,响彻寰宇,传向世界每一个角落。

委员会新闻发言人,即将以沉稳而无比坚定的声音,向全国、全世界朗读了那份必将载入史册的社论——

《日本的任何侵略行径,必遭迎头痛击!》

......

(PS:知道宝子们不喜欢——我就尽量少用哈!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