橘子清早的第三声呼噜(第1/2页)
11:02
夜像一条没拉紧的橘子皮筋,轻轻弹了一下,林绵就醒了。
她没睁眼,先闻到一股“橘子刨冰”味——凉丝丝、甜咪咪,像谁把夏天剩的最后一勺冰,悄悄塞进她梦里。
猫比她先动,尾巴“唰”地扫过她鼻梁,留下一点“橘子露”,露水里映出“3”字形的小月亮,亮得刚好能照路。
11:03
外婆的摇椅空了,只剩“吱呀”一声余温。灶台上,那锅粥自己掀开盖,里头“咕嘟”冒泡,每破一个泡,就蹦出一粒“橘子米”,米落在案板上,排成一排小字:“还剩3天,别赖床。”
林绵伸手去抓,米却“嗖”地变“橘子籽”,籽又“嗖”地变“橘子船”,七只,指甲盖大,齐刷刷往窗台上开。
11:04
船开到窗台,窗外已不是夜,而是一条“橘子清早”——天没亮透,像兑了水的橘子汁,东边一抹浓,西边一抹淡。
猫跳上窗棂,尾巴当桅杆,冲她招耳:“走,去把第三天捞上来。”
林绵一迈腿,窗台“咔”地变软,变成“橘子跳板”,她“扑通”一声落到一只船上,船自己涨大,涨到刚好装下她和猫,还多出一只“橘子板凳”,板凳面烫屁股,像刚烤好的橘子松饼。
11:05
船桨是“橘子牙刷”,刷毛当桨叶,一划,水面“嘶啦啦”起沫,沫里浮出“橘子早霞”,霞光像打散的蛋黄,被风一搅,全黏在她睫毛上。
划三下,船“咚”地靠岸,岸是“橘子堤”,堤上种七棵“橘子向日葵”,花盘不是脸,是“倒计时牌”:
第一棵写“3”,第二棵写“2”,第三棵还没写字,只剩一张空脸,像等人给它取名字。
11:06
猫率先跳上岸,尾巴扫过第一棵向日葵,花盘“咔”地转头,对她“说话”——声音像外婆用勺子刮锅底:“还剩3天,先捡点‘早晨渣’,好给明天垫肚。”
说完,花盘里“噼里啪啦”掉“橘子渣”,渣形像“3”,指甲盖大,金黄,捏起来软得像刚蒸好的南瓜糕。
林绵掏口袋,口袋自己鼓成“橘子小兜”,渣粒跳进去,“叮叮当当”撞得兜壁响,像零钱里掺了铃铛。
11:07
捡完渣,第二棵向日葵“呼”地弯腰,花盘里飞出七只“橘子知了”,知了肚子写着“3”,叫声却像小孩吹口哨:“嘘——别把第三天吹跑。”
猫伸爪拍一只,知了“啪”地变“橘子糖”,糖纸是晨雾,一剥就散,露出里头“3”字形的糖心,糖心入口即化,甜得她直眯眼,像有人往舌尖点了一滴蜂蜜。
11:08
第三棵向日葵最调皮,花盘“刷”地扣下来,变成“橘子大碗”,碗边长“橘子耳朵”,耳朵一动,发出邀请:“进来洗个‘早澡’,把剩下的夜冲干净。”
林绵爬进去,碗底立刻汪起“橘子露水”,水不凉,像晒过太阳的橘子皮,软软地托着她。猫也跳进来,尾巴当毛巾,帮她搓背,搓一下,水面浮一颗“橘子泡”,泡破,吐一句:“还剩3天,别急。”
11:09
洗到一半,碗沿“咔”地长“橘子喷头”,喷头里落“橘子雨”,雨点像“3”字形的小脚印,落在她肩头,轻轻踩,踩出“橘子香印”,印子亮闪闪,像给皮肤贴金箔。
洗完,碗“呼”地侧翻,把她和猫“噗”地倒出去,正好倒在“橘子堤”另一面,那里躺着一条“橘子早市”,市口横幅写:“第三天打折,剩啥卖啥。”
11:10
早市不大,却热闹得像煮开的橘子粥。
第一个摊卖“橘子吆喝”,老板是“橘子喇叭”,喇叭嘴一张,吐出“3”字形的小调:“卖——早晨剩的尾音,一块三一串!”
林绵掏“橘子渣”付账,渣粒一进钱盒,立刻变“橘子糖块”,糖块反弹到她手心,像找零,热乎。
11:11
第二个摊卖“橘子脚印”,摊主是“橘子橡皮”,橡皮擦一擦地面,就擦出“3”排小脚印,脚印自己往前走,像给她领路。
猫跟着脚印跑,跑三步,地面“咚”地凸起“橘子土包”,土包裂开,冒出“橘子树苗”,树苗眨眼长高,枝头挂“橘子钟”,钟面写“3”,秒针是猫尾巴,摇得“沙沙”响。
11:12
第三个摊最稀奇,卖“橘子剩时间”。老板是个“橘子沙漏”,肚子透明,里头沙子是“橘子米”,米流一滴,外面天空就亮一分。
沙漏喊:“还剩3天,买走一点‘早光’,好给夜里当蜡烛!”
林绵买下一撮“橘子米”,米落在她掌心,立刻变“橘子沙”,沙自己聚成“3”字,像给她盖时间戳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橘子清早的第三声呼噜(第2/2页)
11:13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