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不能进步,怎么能为更多的人民群众服务?
所以,官员口中的“要讲政治”是什么?
这就是“讲政治”!
而江振邦订完了目标,继续吃菜,不管别人,孟启辰和李天来眉头立刻微微地皱起来了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171章江董发飙(第2/2页)
“你们朝阳酒业能在五月份达到多少的营业额?两千万能不能够到?”
孟、李二人拉着马超、乔睿等国企高管们,开始盘算各自企业的经营情况。
可越算,大家的心越凉。
“不好说啊,到五月中旬…这不只剩仨月了吗?”
“我们朝阳酒业拼尽全力,冲个一千万出头,两千万……太悬了。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地方保护,咱们的酒想卖出奉省难如登天。上个月我们的货刚到外省,一车货直接被扣了半个月。后来找人打听,就是当地的酒厂在背后搞鬼,人家还放话,外地的酒一滴都别想卖进来。”
“马超说的问题我们水泥厂也存在,只能在本省卖,而且最近煤炭价格一直在涨,我们又是耗能大户,成本压不下来,竞争非常激烈。”
“我们惠民食品厂还好,方便面一直供不应求,各大经销商都很愿意采购,但产能始终是个问题啊。贷款要三月批下来,购买新产线也需要时间,五月份差不多能达到八百万的样子,但要等到第三季度产能才能上来,年底突破两千万都不成问题…主要是时间太紧了。”
这是几家情况比较好的国企,心里都没底。
像其他的啤酒、服装(原被服厂改制)、家具(原木器厂改制)等等企业不如他们的,就更完了,大家陆续开始诉苦。
不是市场没那么大需求,就是技术太落后,要么就是内部人员思想僵化,总之,困难一箩筐。
孟启辰和李天来二人,将11家国企高管们报上来的营收预期数字汇总,计算了一下。
预计到五月中旬,11家国企能达到7000万营收已经是非常乐观的结果了,6000万是比较理性的。
整个过程,江振邦一直在慢悠悠地吃菜,一句话也没插。
萧潇坐在他旁边,安静地看着,她能感觉到,饭桌上的气氛已经从刚才的火热,变得越来越凝重。
“老大…这个目标有难度啊。”
直到孟启辰跟他委婉反馈:“要不,再多给他们一点时间呢?六月底应该就会达成,年底翻个倍,两个亿也不成问题。”
江振邦才放下筷子,拿起酒杯抿了一口,淡定道:“想多了都是问题,做多了才有答案。”
他环视一圈,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片刻,眼神逐渐发冷,让众人心里莫名一哆嗦。
“我明确的告诉你们,”
他的声音依旧平缓,但内容却让空气都为之一滞:“这个目标,无论数字还是时间都没得商量,不许给我打半点折扣,更不许弄虚作假给我搞猫腻,是必须限期完成!”
言罢,江振邦又吩咐道:“启辰,你和天来回头根据各个企业情况,搞一个更详细,更合理的指标分解下去。”
“我再强调一遍,我的底线是截止到五月中旬,兴科之外其他11家国企,总营收必须超过1亿!”
“到了那时候,大家六个月的代理期也到了嘛,哪个企业完成不了任务,就摘谁的帽子,换能干的人来干。”
气氛瞬间变了。
如果说刚才只是觉得任务艰巨,那么现在,所有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一股泰山压顶般的恐怖压力。
包间内沉默了足足七八秒,只有众人的呼吸声。
江振邦环视一圈,继续开口:“你们刚才各自说了一堆困难,我还真想问问。”
“你们现在有谁比当初的我困难?你们现在哪个厂子的条件,不比当初的锦红厂更优越?我定的这个目标真的很难吗?”
包间里落针可闻,所有人都停下了筷子,看向这边。
江振邦的声音依旧不大,却字字诛心。
“我们现在做的事业,有红军长征困难吗?有推翻三座大山、建立新东国困难吗?”
“我是让你们上战场堵枪眼了?还是让你们去研究两弹一星了?我只是拿自己十分之一不到的标准去要求你们,这都做不到吗?”
江振邦的声音逐渐加大,每一个字都像锤子一样砸在众人的心头。
“市场没那么大需求,就尽快转型做有需求的产品,技术不行就求爷告奶奶忽悠专家过来搞技术,内部人员思想僵化不换脑袋就换人……孟启辰和李天来,你们两个是怎么做事的?这种蠢到家的问题,他们现在怎么还能问得出口呢?”
“我把发改科交给你俩,你们成天和他们一起吃喝嫖赌了是不是?!”
江振邦声色俱厉,孟李二人面如土色,不敢还嘴。
这还没完,江董事长又伸出手挨个指点其他青年军成员:
“我费尽心机,手把手的教你们管理手段、商业理念,又让启辰和天来给你们当军师,出谋划策,帮你们发财,现在你们一个个反倒烂泥扶不上墙,跟我哭爹喊娘说有困难、完成不了!搞得好像是我江振邦为了个人政绩,在强行给你们搞摊派一样……”
“就你们,有一个算一个,你们等着瞧吧,到时候完不成目标,我就艹死你们这帮铁废物!”
最后一声“我就艹死你们这帮铁废物……”的暴喝,震得整个包间嗡嗡作响,连萧潇都吓得肩膀一抖。
张佳莉则看着江振邦惊愕无比,嘴巴嗫嚅,无声说着三个字:
好帅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