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其他小说>大明,我皇太子,逆天改命> 第118章 赌约定江山,铁腕惩奸佞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18章 赌约定江山,铁腕惩奸佞(1 / 2)

明朝,曾是继汉唐之后的又一个黄金盛世。尤其是永乐年间,文治武功皆达到顶峰,天下大治,万国来朝,堪称大明最辉煌的时期。?

明成祖朱棣雄才大略,亲率大军五次北伐,将蒙古各部打得节节败退,不敢南下牧马。他挥师南下,收复安南(今越南),在当地设立交趾布政司,将大明的南疆版图拓展至中南半岛,让周边小国无不臣服。在对蒙古的策略上,朱棣更是尽显帝王智慧:他巧妙平衡蒙古各部势力,册封瓦剌三王,以牵制实力较强的鞑靼;待瓦剌有中兴之势,威胁大明北疆时,又转而扶持鞑靼,出兵讨伐瓦剌,绝不允许任何一方独大,确保北疆长治久安。?

对于兀良哈蒙古,朱棣则采取“恩威并施”之策:既授予其朵颜、泰宁、福余三卫自治权,允许他们在指定区域游牧,以示朝廷的宽容;可当兀良哈蒙古于1406年、1422年两次发动叛乱时,他又毫不手软,亲自率军镇压,用铁血手段巩固了北疆的稳定。?

在东北方向,朱棣更是目光长远。他派遣官员安抚女真各部,在人口较多的建州女真、海西女真之地设立卫所,加强对当地的管辖;还派太监亦失哈多次深入黑龙江下游,携带大量物资安抚尚未归附的野人女真,用恩义感化他们。1407年,亦失哈在混同江庙街(今俄罗斯尼古拉耶夫斯克)对岸设立奴儿干都司,将明朝的东疆直接扩展至库页岛;1413年,亦失哈再次亲赴库页岛,在当地修建永宁寺,立下石碑,向天下宣示大明对这片土地的主权。?

彼时的大明,疆域东起朝鲜半岛,西据青藏高原,南包安南,北抵大漠,东西横跨万里,南北纵贯数千里,何等辽阔!何等威风!?

可到了崇祯年间,大明早已不复往日荣光,如同一位垂暮的老人,尽显颓势:安南早已脱离大明统治,独立建国,不再向朝廷缴纳贡赋;辽东之地尽落建奴之手,努尔哈赤、皇太极父子先后建立后金、大清,不断率军入关劫掠,蚕食大明疆土;蒙古各部也相继被皇太极征服,与建奴结盟,共同对抗大明,成为悬在大明北疆的一把尖刀。?

虽说疆域缩水并非一日之过,从万历年间开始便埋下隐患,可若任由局势继续发展,建奴借蒙古之地屡屡入关,骚扰京畿,关外的领土迟早会全部失守,大明的根基也将彻底动摇。?

对崇祯而言,若皇太子朱慈烺能在三年内收复辽东,将建奴赶回关外,已是天大的惊喜,足以让他在百年后面对列祖列宗时,不至于无颜见人。更何况朱慈烺还说要恢复永乐年间的巅峰疆域——那意味着他能在有生之年,亲眼见证大明重现辉煌,开创“崇祯盛世”,届时面对洪武、永乐的灵位,他便能昂首挺胸地说道:“朱由检,无愧于大明先祖!无愧于朱家江山!”?

可这份期待之中,更多的是疑虑。崇祯看着眼前一脸笃定的朱慈烺,虽已相信他是“紫微帝星转世”,却还是忍不住在心中嘀咕:“吾儿真能做到吗?永乐年间的疆域何其辽阔,即便有神器相助,三年内要平定流寇、剿灭建奴、收服蒙古与安南,这难度堪比登天!”?

他嘴上没好气地回应,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,又有几分期许:“若你真能在三年内,将国朝疆域恢复到永乐巅峰时期,朕便禅位于你,让你亲自执掌这盛世江山,如何?”?

朱慈烺也没想到崇祯会抛出“禅位”这么大的筹码,顿时有些尴尬,挠了挠头,连忙说道:“这……这不太好吧?父皇还年轻,正值壮年,儿臣怎能让您禅位?再说,儿臣年纪尚小,阅历不足,还需在父皇身边多学习几年,才能担起治国理政的重任。”?

“三年恢复巅峰疆域,即便你是紫微帝星下凡,也难如登天!”崇祯嘴上依旧唠叨着,语气中带着几分不信,可手上却没停。他竟重新拿起朱笔,取来一张新的明黄色圣旨纸,开始草拟一份特殊的“圣旨”。?

朱慈烺好奇地偷眼望去,只见纸上赫然写着:“朕之子朱慈烺,若能于三年之内,剿灭流寇、平定建奴、征服蒙古各部、恢复三宣六慰(明朝在西南设立的管辖机构,涵盖今云南、贵州及周边地区),重现永乐盛世疆域,朕便禅位于太子朱慈烺,退居后宫,颐养天年。钦此。”?

朱慈烺心中惊呼:“这和史书上记载的崇祯完全不一样啊!史书上的崇祯优柔寡断、刚愎自用,可眼前的崇祯,竟愿意为了大明的未来,主动禅位?难道《明史》被清朝篡改得这么严重?这哪里是什么圣旨,分明是一份赌约合约!”?

崇祯很快写完,吹干纸上的墨迹,将这份特殊的“圣旨”递给朱慈烺,语气坚定地说道:“拿去,待会儿交内阁加盖印玺,昭告天下!让满朝文武、天下百姓都做个见证!”?

朱慈烺脑补着内阁那几位迂腐的大儒,看到这份“禅位圣旨”时震惊、愤慨又无可奈何的模样,差点忍不住笑出声,可脸上还是强装犹豫,说道:“父皇,这……这是不是太草率了?禅位乃是国之大事,岂能如此轻易决定?万一儿臣未能完成,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?”?

崇祯脸色一沉,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:“朕乃大明天子,一言九鼎,岂容反悔?更何况,这是为了大明的未来,即便有风险,也值得一试!你无需多言,照朕的话做便是!”?

见皇帝要发火,朱慈烺不敢再推辞,急忙接过圣旨,小心翼翼地叠好。随后,他手忙脚乱地拿起桌上的二十多块御玺,不管每块御玺的用途,一股脑地全都盖在了圣旨上——黄金打造的“广运之宝”、玉石雕刻的“皇帝奉天之宝”、青铜铸造的“天子之宝”……每一块御玺都盖得工工整整,生怕漏了哪一块。?

崇祯看着儿子这副毛躁的模样,顿时一头黑线,额头上青筋直跳——这逆子,竟把用于祭祀天地的“皇帝奉天之宝”、祭祀山川的“天子之宝”都盖上去了!要知道,这些御玺用途森严,乱用可是对祖宗的不敬,可事已至此,他也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,没再多说什么。?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