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其他小说>大明,我皇太子,逆天改命> 第121章 酒楼风波起,勋贵显嚣张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21章 酒楼风波起,勋贵显嚣张(1 / 2)

君再来酒楼的生意,在京师本就算得上不错——地处钟鼓楼大街,往来人流量大,掌柜徐良又会做人,对客人向来热情周到,日子倒也过得安稳。可真正让它一夜爆火,成为京师权贵圈里无人不知的“网红酒楼”,还要归功于朱慈烺之前悄悄给徐良的几样“宝贝”。

那是几罐看似普通的粉末与酱料:雪白的味精、鲜红的辣椒酱、香气浓郁的五香粉,还有黏稠的蚝油。这些在后世餐桌上常见的调味料,在明末的京师,却是闻所未闻、见所未见的新鲜物件。朱慈烺当初将这些东西交给徐良时,只简单说了句“用在菜里,能让味道更鲜”,却没料到会引发如此大的轰动。

为了帮酒楼打响名气,朱慈烺还特意给徐良支了个招:让他以“新品试吃”的名义,邀请京师的纨绔子弟免费来酒楼尝鲜。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达官贵人之子、勋贵后代,吃惯了山珍海味,对寻常菜肴早已提不起兴趣,本是抱着“应付一下”的心态来的,没想到这一试,竟彻底被征服了。

当第一口用味精提鲜的清蒸鲈鱼入口时,一个穿着锦缎长袍的勋贵子弟当场瞪大了眼睛,嘴里不停念叨:“这鱼怎么能这么鲜?比我家御厨做的还好吃!”;尝到用辣椒酱调味的爆炒鸡丁时,另一个官二代更是拍着桌子叫好,连说“够劲、够味,以前吃的都白瞎了”。鲜美的滋味在舌尖炸开,醇厚的香气萦绕在唇齿间,让他们瞬间觉得以往吃过的所有珍馐都索然无味。

从此,君再来酒楼成了这些纨绔子弟的“心头好”,一天不吃就浑身不自在,甚至渐渐生出了“上瘾”的感觉——今天惦记着蚝油生菜的清爽,明天想念五香粉焖肉的浓郁,后天又想尝尝辣椒酱拌凉菜的辛辣,天天换着花样来,乐此不疲。

徐良虽是锦衣卫百户,平日里干的是侦查、缉捕的活,却藏着一身做生意的天赋。见纨绔子弟们对酒楼的菜肴赞不绝口,他立刻抓住机会,开始“升级”酒楼的服务:先是从江南秦淮河畔请来一批技艺精湛的歌姬,这些姑娘不仅歌声婉转,还会弹奏琵琶、古筝,能为客人助兴;接着又从扬州挑选了十几个容貌出众、精通琴棋书画的“扬州瘦马”,她们从小接受严格训练,言行举止优雅得体,擅长陪客人饮酒谈笑,调节气氛。

考虑到不是所有客人都喜欢“浓妆艳抹、举止妩媚”的类型,徐良还特意招收了一批长相清纯、气质温婉的小家碧玉型女孩。这些姑娘大多来自普通百姓家,年纪在十四到二十岁之间,没有经过刻意的“雕琢”,却自带一股天然的灵气。徐良对她们的要求极为严格:容貌要清秀可人,身高需在五尺三寸到五尺五寸之间(约1.6米到1.65米),体态要匀称窈窕,不能过胖也不能过瘦,连走路的姿势都要训练——既要显得轻盈,又不能失了端庄,惹得客人怜爱。

这么一来,君再来酒楼的风格彻底变了:雅间内,歌姬们端坐案前,指尖拨动琴弦,婉转的歌声绕梁不绝,时而如泉水叮咚,时而如莺啼燕语;大厅里,扬州瘦马们穿着华丽的衣裙,陪着客人猜拳行令、谈诗论画,举止妩媚动人,眼神勾魂夺魄;而小家碧玉们则穿着素雅却不失精致的浅粉色、淡蓝色衣裙,要么站在门口迎宾,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,要么在店内穿梭,为客人端茶送水,一举一动都透着青涩与温柔,成为了酒楼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
她们的着装虽不暴露,领口、袖口都缝着精致的花边,裙摆也只是到膝盖处,却恰到好处地勾勒出曼妙的身姿——纤细的腰肢、匀称的小腿,在轻薄的布料下若隐若现,朦胧间透着几分神秘感,让客人忍不住想多探究几分,却又不敢贸然唐突。

档次上去了,酒菜的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。准确地说,是“暴涨”——以前一盘炒青菜卖五文钱,现在用蚝油调味后,直接涨到了五十文;普通的炖肉以前卖两百文,加了五香粉后,竟卖到了一两银子(约一千文)。寻常人家别说进店消费,就连站在门口看一眼菜单,都得咋舌惊叹,直呼“吃不起”;即便是家境殷实的商户人家,没有两百两银子以上,也别想在酒楼里点上一桌中等偏上的菜肴,更别说请歌姬伴奏、让扬州瘦马作陪了。

可即便如此,君再来酒楼依旧门庭若市,每天从早到晚都挤满了客人,那些官二代、勋二代们更是趋之若鹜,甚至需要提前三天预定才能有位子。而且,当这些纨绔子弟再次踏入君再来时,吸引他们的早已不只是美味的菜肴——酒楼里各式各样的美女,才是真正让他们“魂牵梦绕”的原因。

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不同类型的美女齐聚一堂时,一个头发梳得油光锃亮的纨绔子弟,当场看呆了眼,手里的筷子都掉在了地上,嘴里喃喃自语:“这……这也太好看了吧?比我家后院的丫鬟强一百倍!”倒不是他们没见过美女——勋贵、官员家里,哪个没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貌美的丫鬟、姬妾?可他们从未有过在一个地方,同时见到如此多风格迥异、各有风情的女子:歌姬的优雅、扬州瘦马的妩媚、小家碧玉的清纯,每一种都让人眼前一亮,恨不得能把所有美女都留在身边。

徐良原本以为,秦淮河歌姬的才艺和扬州瘦马的风情会最受欢迎,可他这次却猜错了。一段时间观察下来,他发现大多数客人反而对那些小家碧玉型的清纯服务员更感兴趣——这些纨绔子弟要么家里权势滔天,要么父辈贪腐成性,什么样的美女没见过?秦淮河歌姬的歌声、扬州瘦马的妩媚,对他们而言早已司空见惯,甚至有些腻味;而小家碧玉们身上那份未经雕琢的清纯与羞涩,比如递茶时不小心碰到客人手会立刻脸红,被调侃时会低下头抿着嘴笑,反而让他们觉得新鲜又刺激,仿佛找到了“初恋”般的感觉。

于是,他们毫不吝啬地在酒楼里抛洒金银——给小家碧玉小费,一次就是几两银子;为了能让某个清纯姑娘多陪自己说几句话,甚至愿意花上百两银子点一桌昂贵的菜肴。不过,想和这些姑娘发生些“不可描述”的事情,却是万万不能的——酒楼里的保安都是徐良从锦衣卫里挑选的精锐,个个身材高大、眼神如刀,一看就不好惹;再加上京师藏龙卧虎,谁也不知道哪个客人背后有什么靠山,这些纨绔子弟虽嚣张,却也不敢太过放肆,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惹不起的人物,丢了性命都不知道怎么回事。

朱慈烺刚才还和胡宝开玩笑,说要从秦淮河请歌姬来酒楼弹曲,可当他真的穿着便衣走进君再来时,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了一下——楼内灯火通明,热气腾腾的饭菜香气与淡淡的脂粉香交织在一起,耳边传来客人的谈笑声、歌姬的吟唱声、伙计的吆喝声,热闹得像过年一样;更让他惊讶的是,四处可见的美女们,或抚琴、或斟酒、或迎宾,个个容貌出众,气质不凡,丝毫不比江南的美女逊色,甚至多了几分北方女子的爽朗与灵动。

只不过,朱慈烺和胡宝的反应,与那些纨绔子弟截然不同:胡宝是从小被净身入宫的太监,对男女之事本就没什么概念,只是觉得这些姑娘长得好看,像画里的人一样,多看几眼也就没了兴趣;而朱慈烺虽有二十三岁的现代灵魂,身体却只有七岁,对美女也只能是“欣赏”——觉得这个姑娘眼睛大,那个姑娘笑容甜,最多就是觉得顺眼,多看两眼罢了,根本生不出其他心思。

两人刚一进门,站在门口的两个迎宾小姐便立刻认出了他们的衣着——虽然朱慈烺穿的是普通棉布便衣,可布料的质地、缝制的工艺,都比寻常百姓穿的好上不少,一看就是家境富裕之人。她们立刻露出了甜美的笑容,笑容恰到好处,既不显得谄媚讨好,也不会让人觉得疏离冷淡,标准的“笑不露齿”,符合徐良之前的训练要求。

“欢迎光临君再来!”她们柔声说道,声音清脆悦耳,像风铃一样好听。其中一个姑娘伸出纤细的玉手,礼貌地将朱慈烺和胡宝引到酒楼前台,另一个则快步去通知掌柜徐良——按照规矩,衣着讲究的客人,都要由掌柜亲自接待。

酒楼掌柜徐良此刻正在前台核对账本,听到迎宾小姐的汇报,抬头一看,立刻认出了朱慈烺——虽然太子穿着便衣,可那张脸他早就记熟了,更何况太子身边还跟着胡宝这个标志性的太监。他立刻放下手中的毛笔和账本,快步上前,躬身行礼,声音恭敬得不敢有丝毫怠慢:“小爷,您来了!楼上已经按照您的吩咐,备好最清净的雅间,请随小人上二楼!”

按照朱慈烺之前的吩咐,只要他出行不穿太子正装,锦衣卫和东宫卫队的人都要称呼他“小爷”,不能暴露他的身份。这样既方便他私下巡查民情、了解市井动态,也能在遇到麻烦时“低调处理”,避免不必要的麻烦——毕竟,太子亲自去民间酒楼吃饭,传出去多少会有些影响。

朱慈烺对徐良的经营方式很满意——不仅把酒楼打理得井井有条,还能根据客人需求调整服务,把生意做得这么红火,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。他对着徐良微微点头,眼神中带着一丝认可,算是对他的鼓励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