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其他小说>大明,我皇太子,逆天改命> 第136章慰问忠属传温情,视察兵局谋强军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36章慰问忠属传温情,视察兵局谋强军(2 / 2)

躺在床上的老妇人也沉默了,两滴浑浊的泪珠从眼角滑落,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缓缓流下,滴落在被子上。但她很快用袖子擦干眼泪,深吸一口气,声音坚定地说:“殿下,老身明白。吾儿既然吃了皇粮,当了兵,就该有为朝廷战死的觉悟,这是他的本分,也是我们王家的荣耀。他没给大明丢脸,没给殿下丢脸,更没给我们王家丢脸,老身……老身能接受。多谢殿下还惦记着我们一家,还特意来看望我们,这份恩情,我们王家记一辈子。”

看着老妇人强忍悲痛却依旧深明大义的模样,朱慈烺心中深受触动。他郑重地说道:“老人家,您放心。王得金虽然不在了,但他在东宫卫队还有一千多个兄弟。从今往后,这一千人都是您的儿子,都会帮着照顾你们的生活。今天你们收拾一下东西,明天一早,本宫就派人来接你们,搬到宽敞明亮的院子里去住。那是本宫特意为战死将士家属准备的宅院,里面有专门的医生和仆人,你们再也不用住这样破旧的房子了。本宫绝不会让英雄的家人,继续过苦日子。”

“这……这怎么好意思麻烦殿下……我们已经给殿下添了很多麻烦了……”老妇人感动得浑身发抖,眼泪再次流了下来,这次的眼泪,不再是悲痛与绝望,而是满满的感激与温暖。她活了大半辈子,从未想过有一天,皇太子会亲自来看望她这个普通的老妇人,还会为她们一家安排住处,这份恩情,她这辈子都无以为报。

一直站在一旁沉默不语的王武,似乎终于明白父亲“不会回来”的真正意思,他紧紧攥着手里的糖果,眼圈泛红,却强忍着没有哭出来。他抬起头,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对朱慈烺说:“皇太子殿下,俺要从军!俺要像爹爹一样,去杀鞑子,为爹爹报仇!”

朱慈烺看着孩子眼中的坚定与执着,心中满是欣慰。这就是英雄的后代,即便年幼,也继承了父辈的血性与担当。他伸手摸了摸王武的头,柔声道:“你现在还小,身体还没长结实,连兵器都拿不动,怎么去杀鞑子呢?你现在的首要任务,是好好读书、好好吃饭,长成一个强壮的男子汉。等你长大了,要是还想从军,就去找燕叔叔,他会帮你安排。现在,你要好好听娘亲和奶奶的话,照顾好弟弟,知道吗?”

王武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将手里的糖果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,他要留着,等弟弟长大了,一起分享这来自皇太子殿下的甜蜜,也要让弟弟记住,他们的爹爹是个英雄,是为了保护大家才牺牲的。

离开王得金家后,朱慈烺又带着人接连去了李德友、张铁柱等十几位战死将士的家中。每到一户,他都会亲自送上五百两抚恤金,耐心倾听家属的诉求,承诺会妥善安排他们的生活。不仅会为他们提供宽敞的住房,还会为孩子安排学堂,为老人请专门的医生,确保他们衣食无忧。

将士家属们的感激、悲痛与坚韧,深深触动了朱慈烺,也让他更加坚定了“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”的决心。他知道,只有让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,他们才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,才能真正凝聚起一支有战斗力、有凝聚力的军队。

等慰问完最后一户人家,已是晌午时分。朱慈烺在附近的小酒馆简单用过午膳,休息了一个时辰,便带着胡宝和燕雄鹰,马不停蹄地前往兵仗局。他迫切地想知道,线膛枪和米尼弹的生产情况如何了。如今龙腾军刚刚组建,虎喷军也急需补充装备,越早造出足够的武器,军队的战斗力就能越早提升,面对建奴和流寇时,也能多一分胜算。

兵仗局的提督袁贵,早已接到了东宫太监传来的消息,知道皇太子今日会来视察。朱慈烺的马车刚到兵仗局门口,袁贵就率领着一群管事、工匠头目,恭恭敬敬地迎了上来,整齐地跪倒在地,齐声说道:“臣等参见皇太子殿下!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!”

“免礼平身。”朱慈烺摆了摆手,从马车上下来,目光扫过兵仗局的院子。如今的兵仗局,早已不是过去那般破败萧条。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,工匠们来来往往,个个脚步匆匆却井然有序,脸上满是干劲,不再有过去磨洋工的懒散模样;院子两侧整齐地堆放着铁矿石、煤炭等原材料,还有一些已经打造好的兵器零件,空气中弥漫着铁器与煤炭燃烧的味道,一派繁忙兴旺的景象。

袁贵连忙上前一步,躬身汇报:“回禀殿下,自从殿下上次来过兵仗局后,臣就按照殿下的吩咐,从各地卫所和民间招募了大量有经验的工匠,如今兵仗局的工匠人数已经过万。线膛枪和米尼弹的生产工艺已经完全成熟,再也没有出现过质量问题;另外,按照殿下之前画的图纸,手榴弹也研制出来了,只是还需要用火折子点火才能爆炸,暂时还不能做到防水防潮。负责枪管生产的赵元华赵工匠,正在车间里检查刚造好的枪管,殿下要不要过去看看?”

“好,快带本宫去看看。”朱慈烺心中一喜,快步朝着兵仗局的主车间走去。线膛枪是提升军队战斗力的关键,他必须亲自确认武器的质量和产量。

还没走进车间,就听到里面传来“叮叮当当”的铁锤敲打声,还有风箱拉动的“呼呼”声,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,此起彼伏,格外有力量,让人听了就觉得振奋。走进车间,眼前的景象更是让朱慈烺惊喜:工匠们各司其职,分工明确。有的工匠赤着上身,挥舞着沉重的铁锤,在铁砧上锻造枪管,火花溅得老高,落在地上发出“滋滋”的声响;有的工匠坐在工作台前,小心翼翼地打磨着枪机零件,动作娴熟而精准;还有的工匠在调试新制作的工具,神情专注而认真,每个人都在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,没有一个人偷懒懈怠。

负责枪管生产的工匠头目赵元华,正拿着一把黄铜卡尺,仔细检查着一根刚造好的线膛枪枪管,时不时还用手指抚摸着枪管内壁,感受膛线的深浅与均匀度。看到朱慈烺走进来,他连忙放下手中的工具,快步上前,恭敬地躬身行礼:“草民赵元华,参见皇太子殿下!殿下千岁千千岁!”

“免礼平身。”朱慈烺摆了摆手,走到工作台前,拿起那根刚检查完的枪管,翻来覆去地仔细查看。枪管的表面打磨得十分光滑,没有明显的瑕疵,枪管内壁的膛线清晰而均匀,螺旋纹路深浅一致,做工比他想象中还要好,完全达到了实战使用的标准。

他放下枪管,转头看向赵元华,问道:“赵工匠,如今线膛枪的产量怎么样?一天能造多少支?最重要的是,质量能保证吗?战场上的武器,容不得半点马虎,若是出现炸膛的情况,可是会害死咱们的将士的!”

赵元华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,胸膛微微挺起,大声回道:“回禀殿下,自从按照殿下的吩咐,改善了煤炭的燃烧方式,又用上了新设计的锻造工艺和模具,枪管的质量有了很大提升,至今没有出现过一次炸膛的情况,每一支枪出厂前都会经过三次严格检查,确保万无一失。产量也比以前提高了不少,现在一天最多能打造五百支线膛枪!”

“五百支?”朱慈烺惊讶地睁大了眼睛,脸上满是不敢置信。他原本以为,以明末的手工锻造水平,打造线膛枪还需要手工拉膛线,一天能有两百支就已经是极限了,没想到竟然能达到五百支的产量,这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。

“真的能有这么快?质量真的能保证吗?”朱慈烺还是有些不放心,再次确认道,“你要知道,这可不是普通的火铳,是要上战场杀敌人的,要是因为质量问题出了差错,不仅会影响战局,还会让将士们寒心!”

“殿下放心!草民以项上人头担保!”赵元华拍着胸脯保证,语气坚定地说道,“我们新制作了专门的手工拉床,拉膛线的速度比以前快了好几倍,而且精度更高,不会出现膛线深浅不一的情况。袁公公还从各地卫所抽调了两千多经验丰富的老工匠,他们都是祖传的手艺,技术精湛,对武器质量要求极高,绝不会允许有不合格的产品出厂。如今的兵仗局,早就不是过去那个磨洋工、混日子的地方了,工匠们都知道,这些武器是用来保护大明、保护家人的,每个人都不敢懈怠!”

看着赵元华自信满满的模样,又看了看车间里工匠们认真工作的场景,朱慈烺心中大喜。黄得功的虎喷军、孙应元的龙腾军都在等着新武器装备,产量提上来了,就能尽快武装军队,提升整体战斗力,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。

他点了点头,对赵元华说道:“很好!你们做得非常好!子弹的生产也要抓紧,线膛枪没有子弹,就和烧火棍没什么区别。本宫要求七天后,能从兵仗局调出五千支线膛枪装备军队,你能满足这个要求吗?”

赵元华挠了挠头,脸上露出几分为难的神色,如实说道:“殿下,库房里现在已经有一千五百多支现成的线膛枪,若是让工匠们加班加点赶工七天,五千支应该没问题。只是……米尼弹的生产速度跟不上线膛枪,现在一天只能造三万多发子弹,要是五千支枪同时装备,按照每支枪配备五十发子弹的标准,还需要二十五万发子弹,现在的产量恐怕不够用,除非能再增加些人手专门生产子弹。”

朱慈烺皱了皱眉,沉思片刻后,对一旁的袁贵说道:“袁公公,你立刻安排一下,从其他车间抽调一部分手艺娴熟的工匠,专门负责米尼弹的生产。让工匠们这段时间辛苦些,多加点班,但记住,绝不能强迫工匠加班,更不能苛待他们。若是他们愿意加班,就给他们双倍的工钱和饭食,确保每个人都能吃饱吃好。只要能按时完成五千支线膛枪和三十万发米尼弹的任务,等任务完成后,每个工匠再额外奖励一两银子,你亲自监督,确保奖励能落到每个人手中,不得克扣!”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