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蟠呐呐地点头。
“他既然没有当众说破,而是选择在最后,用耳语告诉你,就说明,他要的不是撕破脸,而是另有所图。”
宝钗的思路清晰无比,“他那句‘大丈夫当学屠龙之术’,就是在点你,也是在点我。他这是在告诉我们,他手中有解决麻烦的‘钥匙’,愿不愿意开门,就看我们的诚意了。”
“他一个毛头小子,能有什么钥匙?”
薛蟠还是不信。
“他如何知道我们家的秘密,他手中便可能有解决秘密的方法。”
宝钗淡淡地道,“有时候,解开死局的,未必是身在局中的人。”
她走到窗边,看着窗外那几竿翠竹,陷入了沉思。
这个贾环,究竟想做什么?
他抛出这个诱饵,所图为何?
是银子?
是人情?
还是……
想将薛家,绑上他的战车?
无论如何,此人都必须亲自见上一面。
只有面对面,才能真正看透他的深浅,探明他的意图。
良久,她转过身,脸上已是一片平静。
“哥哥,此事你不要再管,安心去吧。一切,有我。”
薛蟠看着妹妹那张沉静如水的脸,那颗狂跳不止的心,终于彻底安定了下来。
他知道,只要妹妹出手,天大的事,似乎都有了解决的希望。
他如蒙大赦,连连点头,失魂落魄地走了。
薛蟠走后,宝钗在房中静坐了一炷香的功夫。
她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,以及所有可能的应对之策,都在心中反复推演了数遍,这才扬声唤道:“莺儿。”
“姑娘。”
莺儿推门而入,恭敬地垂手侍立。
宝钗从妆台的匣子里,取出一支小巧玲珑、用料考究的狼毫笔,和一方澄心堂的纸笺,这是她平日里自己都舍不得用的珍品。
她将这两样东西用一方素雅的锦帕包好,递给莺儿,轻声吩咐道:“你把这个,送到东北角,三爷贾环的院子里去。”
莺儿一愣,有些诧异。
宝钗的声音,平静无波,继续说道:“你就说,我们大爷(指薛蟠)今日在学堂多有冒犯,姑娘我深感不安,特备一份薄礼,代兄赔罪。又听闻三爷文采斐然,初入家学,这份笔墨,或能趁手。若三爷不嫌弃,改日天气晴好,梨香院的几株蜡梅正开,想请三爷过来,一同赏玩品评,也算是我这个做姐姐的,一点心意。”
莺儿冰雪聪明,立刻听出了这番话里的深意。
这既是赔礼,又是示好,更是……
一次试探和邀约。
她连忙将东西接好,郑重地应道:“是,姑娘,奴婢记下了。”
“去吧。”
宝钗挥了挥手。
待莺儿走后,宝钗重新坐回窗前,拾起了方才那卷书。
书页上的字,她却一个也看不进去了。
她的目光,越过窗棂,投向了那深邃不可测的荣国府的天空。
那个叫贾环的少年,像一颗投入静湖的石子,激起的,却可能是一场颠覆一切的惊涛骇浪。
她,蘅芜君,自诩“随分从时”,讲究“藏愚守拙”。
可今日,面对这样一个对手,她知道,自己若再守拙,薛家,恐怕就要万劫不复了。
她缓缓地,将手中的书卷合上。
也罢。
就让我来亲自会一会,你这条不甘蛰伏的……
潜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