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其他小说>红楼庶子:靠系统诗词权倾天下> 第三十六章 槁木逢春,稻香村内定乾坤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三十六章 槁木逢春,稻香村内定乾坤(1 / 2)

暖阁之外,寒风扑面。

贾环将薛宝钗那封重若千钧的承诺,连同那份足以掀翻江南官场的疯狂计划,一同收入了袖中。

他那颗因兴奋而狂跳的心,也随着这刺骨的寒意,迅速恢复了绝对的冷静。

薛家这艘巨船,已经调转了船头,向着他指定的航向,全速前进。

薛安的死士之路,三百万两的惊天豪赌,都已离弦之箭,再无回头之理。

现在,只剩下最后一环,也是最精巧、最脆弱的一环——说服李纨。

他没有立刻去找李纨。

他知道,对于一个早已心如“槁木死灰”的寡妇而言,任何直接的、关于朝堂权谋的请求,都只会让她因为恐惧而立刻关上心门。

他需要一把钥匙,一把能打开李纨内心深处,那唯一尚存温热之处的钥匙。

这把钥匙,就是贾兰。

次日,家学散学。

贾环并未像往常一样直接回院,而是特地寻到了正与贾兰一同温书的贾琮。

他没有谈论经义,反而从袖中取出了一张纸,上面是他凭着记忆,绘制出的一副简易的“京杭大运河水道及沿途漕运关隘图”。

“兰哥儿,琮弟,”

他将图纸铺在桌上,神色自若地道,“先生教我等读万卷书,我却以为,亦要行万里路。路不能行,图可神游。此乃我朝漕运之命脉,天下财赋,半数由此而入京。你们看,若有一日,我等金榜题名,得授一官半职,或为运河一县之令,或为漕运一司之官,当知晓何处关隘为重,何处税收为要。此,方为经世济用之学,而非纸上空谈。”

贾琮看得眼花缭乱,只觉得新奇。

而贾兰,那双总是沉静的眸子,却死死地盯住了那张图,仿佛看到了一片崭新的、远比书本上宏大得多的天地。

他看着贾环,眼神里,除了往日的敬佩,更多了一分深深的、对那未知世界的向往与追随。

贾环要的,就是这个效果。

他将种子悄悄地埋进了贾兰的心里。

做完这一切,他才以“与兰哥儿探讨学问”为名,第一次,主动踏入了稻香村的门槛。

稻香村内,一派清幽。

几竿翠竹,数株腊梅,映着白雪,自有一股与世无争的娴静。

李纨正坐在窗下,教导贾兰临帖。

她一身素服,眉眼间带着淡淡的哀愁,见到贾环进来,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,却也带着几分疏离的客气。

“三叔来了。”

她起身让座,又让丫鬟上了茶。

“打扰大嫂子了。”

贾环行了礼,目光落在贾兰的功课上,赞道:“兰哥儿这手字,越发沉稳了,颇有几分颜筋柳骨之气,可见是大嫂子教导有方。”

李纨闻言,脸上露出一丝为人母的骄傲,谦逊道:“他哪里及得上三叔你。如今府里谁人不知,三叔你一首《咏雪》,技惊四座,连老爷都时常夸赞呢。”

“不过是少年狂言,当不得真。”

贾环微微一笑,话锋一转,看向贾兰,看似随意地问道:“兰哥儿,再过几年,你便要下场科考。可曾想过,将来金榜题名之后,想做什么样的官?”

贾兰放下笔,站起身,恭敬地答道:“回三叔话,孙儿只想效仿祖父、父亲,做个清正廉明,为国为民的好官。”

“好志气。”

贾环点了点头,随即却发出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,“只是,这世道……要做个好官,难啊。”

李纨的心,微微一动。

贾环看着她,眼神变得幽深而诚恳:“大嫂子,你出身金陵名宦之家,父亲是国子监祭酒,比侄儿更懂这官场之险恶。如今朝堂之上,看似清明,实则暗流涌动。有林如海大人这等为国除弊的清流砥柱,便有甄应嘉那等贪赃枉法,盘踞一方的国之巨蠹!”

“兰哥儿有才学、有品性,将来必能高中。可若他一朝入仕,面对的是一个被甄应嘉之流所把持的官场,清流被排挤,能臣被打压,他一介毫无根基的新科进士,又该如何自处?是该同流合污,还是该被碾得粉身碎骨?”

这一番话,如同一把尖刀,精准无比地,刺进了李纨心中最柔软,也最恐惧的地方!

她这一生,所有的希望,都寄托在儿子贾兰的身上。

她最大的梦想,便是儿子能金榜题名,光耀门楣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