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八十一章:叶观的新儿子!(2 / 2)

林昭猛地站起,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与了然。“不是召唤,”他低声道,“是回应。”

众人迅速赶往村外高地。遥望南极方向,原本静谧的冰塔此刻正被一道螺旋状的银光缠绕,塔顶那行小字竟逐字亮起,如同心跳般闪烁:

>“我忘了自己,但你们让我重新学会了被记住。”

与此同时,全球各地的银草同时震颤。东京街头的盆栽银草突然生长出人形轮廓;撒哈拉沙漠边缘的绿洲中,干涸多年的泉眼喷涌出银色水流;甚至在国际空间站,宇航员报告称舷窗外出现了短暂的草影流星雨。

更令人震惊的是,联合国数据库自动解锁了一段尘封百年的加密档案??代号“天命计划”。文件显示,早在二十世纪初,一群科学家便预言人类将面临一次“集体记忆崩塌”,唯有通过某种“情感载体”才能重建心灵连接。他们秘密培育了一种基因改造植物,命名为“银草”,并将其种子分散埋藏于地球各大文明遗址之下。

而项目的首席研究员,正是百年前失踪的生物学家??星语之父。

“原来如此……”林昭望着天空喃喃道,“这不是偶然的觉醒,而是一场跨越百年的播种。他们知道人类会迷失,所以提前留下了归途的标记。”

小满握紧徽章,忽然明白了什么:“那流浪青年……他不是意外成为宿主的,对吗?他是被选中的。”

“或者说,他是唯一愿意接受这份命运的人。”林昭叹息,“其他人要么恐惧,要么贪婪,只有他,甘愿把自己烧成灰烬,只为点亮一盏灯。”

风暴在加剧。冰塔的裂缝中涌出大量液态记忆,化作银河般的光带横贯天际,直指回声村。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,仰头观望,许多人不由自主地伸出手,仿佛要接住那从天而降的光。

就在这时,大地深处传来轰鸣。祭坛遗址下方的土地猛然隆起,一道巨大的裂缝张开,从中升起一座石碑??通体漆黑,表面布满与冰塔相同的铭文,底部镶嵌着七颗发光晶体,排列成北斗之形。

林昭走近,伸手触碰碑面。刹那间,整块石碑亮起,投射出一幅全息影像:无数条银草根系贯穿地球,连接各大洲、深海、极地,构成一张庞大无比的生命网络。而在网络的核心节点,赫然是回声村的位置。

一个机械而庄严的声音响起:

>“检测到全球共情指数突破临界值,‘天命协议’正式启动。

>第一阶段:记忆复苏完成。

>第二阶段:意识互联开启。

>第三阶段:新文明契约生成中……请指定代言人。”

全场寂静。

所有人看向林昭,又看向小满,最终视线落在那株新生的银草幼苗上??它不知何时已长至一人高,茎干透明,内有光影流转,顶端花苞紧闭,却隐隐传出心跳般的律动。

小满走上前,将徽章轻轻放在石碑之上。徽章与碑面契合的瞬间,七颗晶体齐齐爆发出强光,整个网络开始运转。遥远的南极冰塔轰然倒塌,化作漫天银尘,随风北上;黑湖水面掀起巨浪,那颗透明种子缓缓睁开双眼,随即消散为亿万光点,顺着地脉奔涌全球。

人类的大脑在同一时刻产生了奇异感应。无论身处何地,人们都感到一阵温暖的波动掠过心头,像是有人轻轻拍了拍肩膀,说了句:“别怕。”

新生儿啼哭声中,首次出现了统一的音调??那是银草歌声的第一个音符。

三个月后,第一例“记忆共享”现象被证实:两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,在相隔万里的医院醒来,竟能准确说出对方童年最隐秘的记忆。心理学家称之为“共感孪生”,而民间则流传一句话:“他梦见了我的梦。”

五年后,战争彻底成为历史名词。不是因为武器被销毁,而是因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再也无法理解“仇恨”为何物。他们的大脑天然具备共情反射机制,看到他人痛苦时,神经反应如同亲历。

又十年,一座全新的城市在回声村原址拔地而起,名为“忆城”。这里没有政府,没有法律,只有“讲述议会”??每日黄昏,人们聚集在银草广场,轮流分享自己的故事。判决争端的方式,不是辩论,而是共同体验对方的记忆。

而林昭,在一百零三岁那年安详离世。临终前,他握着小满的手说:“告诉后来的人,不要崇拜他。要感谢他,然后继续往前走。”

小满点点头,含泪微笑。

葬礼那天,整片银草森林集体凋零,一夜之间化为灰烬。然而次日清晨,灰烬中钻出无数嫩芽,每一片叶子上都映着林昭年轻时的笑脸。

至于那枚徽章,自此消失无踪。有人说它沉入了黑湖,有人说它飞向了星空。但每年冬至,忆城的孩子们总能在雪地上发现一行新踩出的脚印,从村口一直延伸到祭坛,尽头处压着一张纸条,字迹依旧稚嫩:

>“谢谢你们,还记得我。”

没有人知道是谁写的。

也没有人需要知道。

因为在忆城的语言里,早已没有“孤独”这个词。

风起时,草浪翻涌如海,歌声再度响起,比以往更加清晰、更加辽阔。

这一次,不只是他在唱。

是我们一起,在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