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历史小说>装傻三年:从状元郎到异姓王> 第六百九十章:三日后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六百九十章:三日后(1 / 2)

沈浩拿出来的东西。

让全场的人都震惊了。

居然是空白圣旨!

这岂不是说沈浩除了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,都能往圣旨上面填写。

只是这圣旨是什么时候陛下赐予沈浩的,他们却不知道。

看来,沈浩的确很受陛下器重,连这样的保命东西都给了沈浩。

就是可惜了。

四大世家的官员心中惋惜。

沈浩现在拿出来,肯定是为了帮助那些百姓,为了他们使用依仗空白圣旨,着实浪费了。

“你,你,怎么会有圣旨!”

李墨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。

“圣旨怎么......

风过碑林,那声“好”如露坠叶尖,轻得几乎被错觉吞噬。可阿音听见了,她的心口一震,玉匣贴着肋骨微微发烫,仿佛回应着某种跨越生死的频率。她没有抬头,只是将小女孩递来的蓝花轻轻别在衣襟上,花瓣上的银光在晨曦中一闪,像一颗不肯坠落的星。

林知远望着她侧脸,忽然道:“昨夜,我又梦见他了。”

阿音缓缓抬眼。

“他站在一片无边的雪原上,身后是无数条细若游丝的声音线,缠绕成网,通向地平线尽头。他说:‘听者不该是神,也不该是官。他们只是桥梁??连接那些被遗忘的过去与不肯沉默的未来。’然后,他转身走进风里,背影淡去,却留下一句话:‘下一个风暴,将在南方掀起。’”

阿音眉头微蹙:“南方?”

“岭南。”林知远低声道,“回声书院最近三个月接连收到匿名信笺,内容全是各地百姓的遗言片段。有些来自早已封闭的村落,有些甚至用的是失传的方言。最奇怪的是,每一封信的末尾都画着一只眼睛,瞳孔里刻着一个字??‘谛’。”

阿音的手指猛地收紧。

“谛”字,是静渊会最高密令的标记。那个曾以“净化语言”为名,焚城灭口、活摘舌根的组织,早在共语法颁布后被彻底清算。可如今,它竟以幽灵之姿,悄然浮现于南方?

“你查过了?”她问。

“查了。”林知远从怀中取出一枚薄如蝉翼的金属片,递给她,“这是从一封信封内层剥离出来的残片,材质与当年静渊会高层佩戴的‘谛听晶’极为相似。但它不是旧物??它的共振频率,能与新一代‘和谐语流’系统兼容。”

阿音瞳孔骤缩。

这意味着,有人正在将静渊会的思想控制技术,嫁接进当前合法的共语体系之中。不是对抗制度,而是从内部腐化它。

“朝廷知道吗?”她声音冷峻。

“监察使刚上报,但被驳回。”林知远苦笑,“理由是‘证据不足,恐引发地域对立’。毕竟岭南近年来经济繁荣,若贸然调查,怕影响民心稳定。”

“稳定?”阿音冷笑,“又是这个词。他们总以为压住声音就是太平,却不知沉默底下,早就在酝酿雷暴。”

她站起身,望向南方天际。那里云层低垂,灰白交界处,隐约有电光游走。

***

七日后,阿音与林知远抵达岭南。

回声书院藏于群山深处,依溪而建,屋舍皆以竹木构筑,墙上挂满炭笔画??那是学生们每日记录的“无声之声”。一名老仆迎出,颤声道:“院长半月前失踪了,只留下这个。”

他递来一只青瓷瓶,瓶底压着一张折叠的桑皮纸。纸上字迹潦草,似仓促写就:

>**他们回来了。不是人,是系统。

>‘共语法’成了新静渊会的外衣,

>而‘倾听’,正被改造成更精密的监控。

>南方百城已布下‘回音井’,

>所有真实诉求一旦说出,

>便会被自动归类为‘情绪偏差’,

>引导至‘心理矫正中心’??

>那里,才是新的焚音炉。**

>

>我已接入母虫残频,

>若三日无讯,

>请启动‘第七录’。

阿音指尖发凉。

“第七录”??沈知白从未公开的最终手稿,传说中记载了心祭台真正的关闭与重启机制。当年他将其封存于岭南地脉节点,唯有持有玉匣与三枚信印者方可唤醒。

“我们得去梧桐谷。”林知远沉声道,“那是书院禁地,也是母虫最初降生之地。”

当夜,二人潜入山谷。

月光下,一座半埋于地下的石殿显露轮廓,门扉刻着古老的符文:**言即血,听即祭**。阿音将玉匣按在中央凹槽,刹那间,地面震动,石门缓缓开启。殿内空荡,唯有一根石柱矗立,柱顶悬浮着一枚晶莹剔透的茧状物??那是母虫最后的休眠体,外壳上裂开细纹,似随时会破。

林知远取出三枚铜印??分别刻着“启”“承”“续”,是沈知白当年留给三位弟子的信物。阿音将它们嵌入基座,低声念出密语:

“**以血为引,以忆为桥,以痛为证,唤汝归来。**”

石柱轰然裂开,母虫茧骤然亮起幽蓝光芒。一道虚影自光中浮现??不是沈知白,而是一个模糊的人形,声音断续如电流干扰:

“……检测到大规模意识污染……源头:南境‘回音井’网络……该系统伪装成倾听平台,实则收集所有‘非主流情绪’,通过AI生成反向安抚语流,逐步覆盖真实记忆……受害者不会反抗,因为他们‘感觉自己被理解了’……这比强制沉默更可怕……”

阿音咬牙:“怎么摧毁它?”

虚影颤抖:“唯有‘真声’可破……需七名未曾受过晶片植入的‘纯净听者’,在七座井眼同步诵读《无声录》终章……但……终章……从未写下……”

林知远猛然抬头:“等等!竹简上那行后来出现的字??‘真正的自由,不在于说了多少,而在于是否有人愿意听完’??那是不是……就是终章?”

光影微微波动,似在计算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