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玄幻小说>不是吧君子也防> 一百八十二、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一百八十二、(2 / 2)

>**第十一章怠之锁?溃于微光**

他继续写道:

>真相无需宏大叙事才能延续。它可以是一顿饭桌上的停顿,是一个孩子追问的眼神,是某人在刷到热搜时,忽然想起多年前听过的一段录音。

>

>“怠”最怕的不是激烈反抗,而是这种细碎而持续的不安。它害怕你明明可以闭嘴,却还是低声问了一句:“真的吗?”

>

>它惧怕那些本可安逸的人,选择在深夜多翻一页书;惧怕那些被警告过的人,仍把一张卡放进陌生人的书包。

>

>此锁或将长久存在,但它的根基正在松动。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发现:休息固然可贵,但若醒来时世界已面目全非,那睡眠便是背叛。

>

>敢于疲惫却不屈服于疲惫者,方为真正的前行者。

写完最后一句,他合上本子,望向窗外。

远方,一座风力发电机群缓缓转动,银白叶片切割着晚风,发出低沉嗡鸣,宛如大地呼吸。

几天后,青阳镇中学传出消息:校长接到上级电话,要求立即停止陈穗举办的露天读书会,并追究其“扰乱教育教学秩序”责任。然而当他带人赶到操场时,却发现上百名学生整齐列队,每人手中举着一页打印纸,拼成一幅巨幅文字墙:

>“我们读的不是反动材料,是我们被剥夺的知情权。”

校长怔立当场。他认得这些句子??其中几句,正是他年轻时在地下刊物上看过的。

最终,他挥了挥手,示意随行人员离开。

“放学吧。”他说,“今天……早点回家。”

学生们没有欢呼,默默收起纸页,井然退场。只有一个男孩经过时停下脚步,递给他一张折好的纸条。上面写着:

>“您也曾是个会心跳加速的年轻人吧?

>别让它彻底停下来。”

夜深人静,校长独自坐在办公室,点燃打火机,展开纸条看了很久。火焰渐渐吞噬边缘,他却没有放手。

同一时刻,西部某山村小学,一名支教老师正教孩子们唱新学的歌谣。歌词简单,旋律轻快:

>“石头埋在土,雨来就发芽,

>谁说看不见,它会长成树。

>一棵不说痛,百棵连成山,

>山高挡不住,风吹到人间。”

教室外,几位家长原本是来抗议“教些没用的东西”,听着听着,却悄悄红了眼眶。

其中一个女人低声说:“这歌……像我娘家那边传过的。”

没人告诉她,这段旋律改编自《补阙志》第十锁解封时,那行“众人共震”的共振频率谱图。科学家说那是巧合,艺术家说那是宿命。

阿禾后来听说了这首歌,只是笑了笑,什么也没说。

他知道,有些东西一旦开始生长,就再也拦不住了。

又一个月过去,《补阙志》第十一锁的文字终于出现明显崩解迹象。原本完整的“怠之锁裂痕初现”九个字,如今只剩下残影,新字迹自纸背渗透而出,如同春冰破裂:

>**怠之锁?将倾**

>休止符未定,旅程尚远。

>但已有足音踏破沉寂,

>在万人默然时,走出第一步者,

>不求胜利,只为不负初心。

>此锁终将碎于平凡之勇。

那天夜里,阿禾梦见了林知遥。

她站在一片麦田中央,穿着旧式白衬衫,手里拿着一本烧焦一角的书。风吹起她的头发,她说:“我没有牺牲,我只是换了个位置继续写。”

他醒来时,天还未亮。

床头手机亮起,一条匿名短信跳了出来:

>“火种已播,星火燎原。我在下一个路口等你们。”

他不知道是谁发的,也不确定林知遥是否还活着。但他相信,只要还有人愿意在黑夜中点亮一盏灯,这条路就不会断。

清晨,陈穗煮好粥,端到桌上。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,照在那本静静躺着的《补阙志》上。封面微光流转,似有生命。

“接下来去哪儿?”她问。

“去最不该说话的地方。”阿禾吹了吹热粥,淡淡道,“去电视台直播大厅,去教育局会议室,去那些每天说着‘正确废话’的人面前,问一句:你们累不累?”

陈穗笑了:“疯了。”

“也许吧。”他抬头看她,“但疯子才是最先看见黎明的人。”

他们吃完早餐,收拾行李。

临行前,阿禾最后一次抚摸《补阙志》的封面,低声说:

“你不会是最后一本书。”

风推开半掩的窗,吹动书页,哗啦作响。

仿佛回应。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