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77章 香炉迷烟(1 / 2)

民国二十九年冬至,故宫景仁宫的雕花槅扇结着冰花。婉儿呵着白气擦拭光绪帝旧物时,指尖在景泰蓝香炉的缠枝莲纹上顿住 —— 炉身靛蓝釉色下渗着暗褐斑点,像极了十年前在养心殿地砖上见过的拖擦血印。

"香灰里有曼陀罗碱。" 法医助理举着试管靠近煤油灯,淡绿色溶液在玻璃壁上投下扭曲的影子,"还有砒霜微粒,两者混合会生成加速心律的毒素。" 婉儿的手指划过香炉内壁,粗糙的颗粒感里嵌着几星金箔,正是太医院《香料谱》里记载的 "安神香" 标配 —— 只不过寻常安神香用龙涎香配檀香,这炉子里烧的,却是致人幻视的曼陀罗与致命砒霜的混合物。

炉底三爪足的交汇处,一道浅细的刻痕在积灰下若隐若现。她用银簪小心刮去污垢,瘦金体小楷赫然显形:"戊戌年秋,太后赏安神香,臣含泪叩谢。" 尾字 "谢" 的最后一竖拖出颤笔,与光绪帝在瀛台所书的《罪己诏》朱批如出一辙 —— 那是被囚禁者刻意压抑却仍泄露的悲愤。

"曼陀罗熏香会让人看见幻影。" 法医助理翻动着《本草拾遗》抄本,"光绪帝临终前称 ' 见黑衣人持刃立于殿角 ',其实是毒素侵蚀视神经的症状。" 婉儿闭上眼,脑海中浮现光绪三十四年的脉案:"上常言寝殿有鬼影,太医院以 ' 痰迷心窍 ' 论治。" 原来所谓 "鬼影",不过是香炉里的毒烟在视网膜上投下的绞索。

香炉颈部的莲瓣纹里卡着半片焦叶,叶脉形状与药匣中的夹竹桃叶完全吻合。她忽然想起李莲英的回忆录片段:"老佛爷说皇上心浮气躁,须得用安神香定魂。" 那时正值戊戌变法失败,光绪帝被囚瀛台,每日对着香炉中升起的蓝烟发呆,却不知这缭绕烟雾里,早被掺入了让他丧失判断力的毒粉。

"看这里。" 助理用放大镜指向刻痕边缘,"' 含泪 ' 二字的笔锋有重叠,像是先刻后填了朱砂。" 婉儿的心猛地一沉,朱砂在宫廷里常用于镇邪,此刻却成了掩盖血迹的伪装 —— 或许光绪帝在刻字时刺破指尖,用鲜血浸透 "含泪" 二字,让这行控诉在百年后仍带着体温。

景泰蓝的釉色在灯光下变幻,炉身上的鎏金祥龙突然显得狰狞。婉儿记起师傅临终前的警示:"宫廷里的赏赐,三分是恩,七分是刀。" 这尊看似华贵的香炉,正是太后恩赐的软刀 —— 曼陀罗让光绪帝在幻觉中逐渐疯魔,砒霜则在体内缓慢累积,待时机成熟,便与膳食中的毒药内外合击,让猝死显得顺理成章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