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84章 密信解码(1 / 2)

民国三十六年惊蛰,天津袁氏旧居的阁楼飘着细雪。婉儿戴着白手套翻开《戊戌日记》,羊皮封面的霉味里混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墨香 —— 那是用密写药水处理过的纸张特有的气息,与她在军机处残档、电报房密码本里嗅到的味道如出一辙。

日记第 127 页的夹层松动异常,轻轻一捻便落下半张便条,米黄色宣纸在手电筒光下泛着青灰。她对着窗台的碘酒瓶轻晃,便条上的字迹逐渐显形:"太后问:' 皇帝若死,新君当如何?' 臣对:' 当效辛酉故事。'" 落款是 "戊戌年八月初四袁世凯",正是他向荣禄告密的前一日。

"辛酉故事" 四个字让她后背撞上积灰的书架。1861 年,咸丰帝驾崩,慈禧联合恭亲王奕?发动辛酉政变,废除顾命八大臣,改年号为 "同治",开启两宫垂帘听政。此刻袁世凯的 "效辛酉故事",分明是指若光绪帝死,便效仿当年慈禧夺权之法,扶持幼帝登基,让太后再度临朝 —— 而他自己,自然要做那个左右政局的 "恭亲王"。

便条边缘的火漆印早已剥落,却在显微镜下显形出极小的莲花纹 —— 与慈禧朝珠、瑾妃绣鞋上的暗纹相同。婉儿的指尖划过 "新君" 二字,忽然想起 1908 年的立储谕旨,溥仪入继大统的诏书正是盖着含砷印泥,而袁世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,早在戊戌年便埋下伏笔。

"看这 ' 效' 字的收笔。" 她对着灯光举起便条,发现末笔带着力透纸背的颤意,与袁世凯在小站座钟、怀表上的刻字如出一辙,"当年他跪在颐和园乐寿堂,面对慈禧的试探,心里想的却是如何复制政变传奇。" 化验师曾说,这种抖腕痕迹是长期吸食鸦片的特征,此刻却成了背叛的签名。

更令人心惊的是便条的密写药水成分。婉儿取出从佛珠案中提取的红珊瑚粉,发现两者遇碘酒显形的反应完全一致 —— 原来袁世凯早与慈禧共享毒药密谱,用造办处特制的 "固色延年胶" 处理密信,既防篡改,又让每字每句都浸着权力的毒。

她忽然想起《德宗实录》里的矛盾记载:戊戌政变后,袁世凯被擢升为直隶总督,却在谢恩折中写 "臣唯知有太后,不知有皇上"。此刻便条上的对话,终于揭开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—— 他早已与慈禧达成默契,用光绪帝的皇权作祭品,换取自己的飞黄腾达。

便条背面用蝇头小楷画着紫禁城平面图,养心殿与颐和园之间标着三道箭头,分别注明 "药匣电报 眼镜"—— 正是婉儿此前发现的三大毒计通道。袁世凯用密信将这些分散的毒计串联,让每一次进贡、每一封电报、每一件日常用品,都成为 "辛酉故事" 的现代翻版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