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冬过去,有熊氏部落的人不仅没有冻死,反而因吃了熟肉,身体更加强壮。消息传到其他部落,大家纷纷来找重黎求火。重黎走遍南方各部落,将火种和用火之法传遍九州南部。黄帝得知后,奏请玉帝,封重黎为“南方火德星君”,赐名“祝融”,掌天下火种,居南方衡山的火德宫,其形象按《山海经》记载,化为“兽身人面,乘两龙”,手中常握一柄燃着圣火的青铜杖。
后来,南方山林突发大火,火势蔓延,眼看就要烧毁部落的房屋。村民们惊慌失措,只能往河边跑。祝融闻讯赶来,手持青铜杖,对着大火挥动。只见原本肆虐的火焰瞬间分成两道,绕着部落流向山林深处,最终在一片空地上熄灭。祝融对村民们说,“你们用火,也要防火,这样火才会成为你们的朋友。”从此,南方部落便有了“防火节”,每年春秋两季,都会祭祀祝融,祈求火种不息,火灾不生。
共工之水,是守护北方的“润泽之水”。按《列子·汤问》记载,他本是北方水泽部落的首领,姓姜,名共工,生来蛇身人面,赤发垂肩,能与水中灵物沟通。
颛顼继位前,北方的黄河支流常年泛滥。每到雨季,浑浊的洪水便会冲出河道,淹没农田和房屋。水泽部落的人只能住在地势较高的土台上,靠捕鱼为生,却常常因洪水湍急,连渔船都被打翻。共工看着族人受苦,心中焦急,便独自前往黄河源头,寻找治水之法。
在黄河源头的昆仑山脚下,共工遇到了一位白发老者——正是掌管天河的水神。老者见共工心诚,便教他“疏而不堵”的治水之法:“洪水如猛兽,堵之则愈烈,疏之则自安。你若能引洪水入洼地,挖沟渠通主河,便能解泛滥之苦。”共工拜谢老者,带着治水之法回到部落。
他先带领族人勘察地形,在洪水泛滥最严重的地方,挖出一条宽十丈的沟渠。起初,族人不解:“挖沟只会让洪水更快地流过来,怎么会治水?”共工不解释,只是带头挖沟。沟渠挖好的那天,恰逢大雨,洪水再次冲出河道。共工站在沟渠旁,双手对准洪水,口中默念咒语。只见浑浊的洪水渐渐平静下来,顺着沟渠缓缓流向不远处的洼地,形成了一片湖泊。随后,他又召唤来水中的灵龟,让灵龟挖掘第二条沟渠,将湖泊与黄河主河连接。洪水顺着新挖的沟渠,缓缓流入黄河,不再淹没农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