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历史小说>大秦帝母:系统助我改写历史> 第215章 淮水记忆照盐仓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15章 淮水记忆照盐仓(2 / 2)

外层围墙下,整齐地码放着数千个密封的陶罐,每个罐口都用浸过松脂的麻布紧紧封住。阿鲁走上前,打开其中一个陶罐,里面是雪白的精盐,在灯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,竟比他见过的齐国海盐还要纯净。

“这是……精盐?”嬴政瞳孔骤缩,猛地转头看向赵姬,“咸阳宫里,怎会有如此多的精盐?”

赵姬走到一口正在烧制的炉灶前,用长柄木勺舀起一勺卤水,白雾立刻裹住了她的指尖:“你还记得幼时在淮水畔,那个缺盐的老妪吗?你当时攥着拳头说,日后做王,定要让秦国百姓都能吃上盐。”

嬴政的呼吸忽然急促起来,罩衣的领口随着动作微微敞开:“母亲……这些年,你一直在……”

“从你说那句话的第三日起,我就托乌氏倮在城郊建了煮盐工坊。”赵姬的声音被炉灶的噼啪声衬得有些飘忽,“起初用青竹炭掩盖气味,后来天下一统,便将工坊迁到了宫墙内侧,用禁军守卫,谁也不知道。”

她指向正在往陶罐里装盐的工匠:“这些工匠都是从齐国、燕国招来的煮盐好手,每人只负责一道工序,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最终烧出的盐会送到哪里。”

嬴政蹲下身,捻起一撮精盐,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。这盐细如粉末,尝起来只有纯粹的咸味,没有丝毫苦涩——比他登基后专供皇室的海盐还要好。“这样的盐,若能让天下百姓都吃上……”

“早就可以了。”赵姬拿起一个空陶罐,指着底部的玄鸟纹,“这些年攒下的精盐,足够咸阳百姓吃三年。只是时机未到——六国未定时,若贸然放出低价盐,定会被列国视为威胁,反而会给你添乱。”

她忽然转头,目光在嬴政脸上停留许久:“政儿,你怪我吗?这么多年,明明有让百姓吃上盐的法子,却一直瞒着你,瞒着天下人。”

嬴政站起身时,罩衣的带子滑落肩头。他望着那些在灯下忙碌的工匠,望着码放如山的盐罐,忽然想起幼时老妪缺牙的苦笑,想起桑林里妇人蜡黄的脸,想起那些因缺盐而浑身无力的船工……

“不怪。”他的声音有些沙哑,却异常坚定,“母亲是在等一个时机——一个能让这盐真正惠及天下的时机。”他看向赵姬,眼中映着炉火的光,“就像当年你说的,治国要因地制宜。六国未定时,盐是列国命脉;如今天下一统,盐,该成为大秦的根基。”

青禾适时递上一本账册:“陛下,这是这些年的产盐记录。用青竹炭烧制,每石卤水可出精盐十二斤,成本比列国的海盐低三成。乌氏倮已在各郡寻好了铺面,只等陛下一声令下,就能将精盐铺到郡县。”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