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其他小说>我在山中立地成仙> 第815章 所谓炼魔升仙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815章 所谓炼魔升仙(2 / 2)

三日后,春分。

少年命人在七处史狱遗址同时点燃篝火,将各地收集来的伪官方史书投入其中。火焰腾起之时,他立于南云溪最高崖,高声宣读《补遗录?终章序》:

>“今我焚虚言,祭忠魂;破旧律,立新约。自今日起,凡敢以‘禁语’欺民者,无论位居庙堂或执掌兵权,皆为天下共敌!史不可篡,心不可囚,言不可囚!”

火光映照四方,七地回应以地动。焚烧史书产生的灰烬并未落地,反而逆风升空,凝聚成七道黑色旋柱,直贯云层。而在旋柱交汇之处,天空裂开一道缝隙,露出其后深邃星图??那是被遮蔽千年的“诚星”,唯有在万口齐鸣之时方可显现。

星辰垂落微光,洒向大地。凡是曾说出真话的人,皮肤下都浮现出淡淡银线,与地脉银丝遥相呼应。孩子们欢呼起来,因为他们看见,就连死去多年的亲人坟前,也开出了一朵朵透明桃花,花瓣上写着:“谢谢你们还记得我。”

就在这神圣时刻,少年忽然感到一阵剧烈头痛。他踉跄扶住石栏,眼前闪过无数碎片画面:一座青铜巨殿深埋地下,中央矗立着一尊人脸鼎炉,炉腹中囚禁着万千扭曲面孔,正在无声嘶吼;而在炉顶盘坐着一个身影,身穿初代帝袍,面容模糊,唯有一句低语不断回荡:

>“只要还有人害怕说真话……我就永远不会真正死去。”

他知道,最终之战尚未到来。

可他也知道,他们不再孤单。

翌日清晨,第一所学校在桃林边建成。没有围墙,没有匾额,只有三十个孩子围坐一圈,由一位获释老史官授课。课本是手抄的《补遗录》,作业是回忆并写下自家三代内的真实经历。有个小女孩怯生生举手:“老师,如果我说的话和官府记载不一样,算犯法吗?”

老史官慈祥地看着她,从怀中取出一枚桃核,放在她掌心:“从今往后,**真实才是法律**。”

消息传开,四方响应。不到一月,民间自发设立“真言塾”百余所,甚至连边境军营里都有士卒夜间聚读。更有奇者,某些曾参与镇压的旧官吏,竟偷偷派人送来密档,附言:“我罪孽深重,不敢露面,但请将这些交给能写历史的人。”

然而,就在希望蔓延之际,王庭终于出手。

八百里加急诏书下达各地郡守:“近有妖人蛊惑民心,妄改国史,淆乱纲常。即日起,严禁私设学堂、传抄野录,违者以谋逆论处。擒获首恶者,赏万户侯。”

随之而来的,是一支由“清音司”重组的“正言军”,号称十万,旌旗所指,寸草不留。他们不再掩饰,公开宣称:“宁可错杀三千,不容一语漏网!”

面对大军压境,少年却笑了。他对众人说:“他们怕了。因为这一次,我们不是在请求原谅,而是在重新定义什么是‘正统’。”

于是,他做了一件谁也想不到的事??亲笔修书一封,派使者送往王都,内容仅有八字:

>**“你要怎么说?现在轮到你了。”**

使者抵达当日,正值朝会。宰相怒掷书信于地,斥为大逆。可偏偏此时,殿外传来喧哗。原来是数百名太学生跪伏宫门,每人手持一片桃花,齐声背诵《补遗录》片段。禁军欲驱赶,却发现许多士兵站在原地不动,眼中含泪。

而在皇宫最深处,垂帘听政的老太后召见心腹太监,低声问道:“……当年先帝下令建造缄口渊时,可曾梦见那些被埋的人?”

太监浑身颤抖,跪地叩首:“老奴不知。”

“你撒谎。”太后闭目,“你记得。因为你也是从那里活下来的。”

那一夜,王宫失火。烧毁的不是大殿,而是藏于密室的“伪史档案库”。据幸存宦官称,火起之前,曾见一道桃影掠过梁上,形如女子,手持断笔。

三个月后,正言军行至南云溪外三十里,忽然全体止步。将领翻开地图,震惊发现??沿途所有村庄的名字都被更改了。路碑上不再写着“太平庄”“顺民屯”之类驯化之名,而是刻上了真实的历史:

>“赤岭??永昌九年抗税殉难地。”

>“哑河??靖元元年女医沉塘处。”

>“望子坡??三十七户孤儿寻亲终点。”

更可怕的是,每个村民看他们的眼神都不再畏惧,而是平静地问:“你们今天,打算对自己说什么真话?”

军心溃散。

当这支曾经不可一世的军队最终跪倒在桃林之外时,少年走出人群,不带一兵一卒,仅携一本《补遗录》。他翻开最新一页,递给领军将军:“请签上你的名字。不是作为俘虏,而是作为见证者。”

将军颤抖着手接过笔,在“我曾参与焚毁十二座民间书院”下方签下姓名。墨迹落纸那一刻,他额头竟也浮现出一道浅金纹路,如同获得赦免。

战争结束了。

以一种谁都未曾预料的方式。

多年后,当第一个孩童在课堂上举起手,问先生:“老师,什么叫‘不能说的真相’?”

那位白发苍苍的老教师停下粉笔,望着窗外盛开的桃林,微笑着说:

“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。那时候,风还不敢吹得太响。”

而此刻的风,正穿过山谷,掠过屋檐,拂动书页,钻进每个人的耳朵里,轻轻问:

你要怎么说?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