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其他小说>神农道君> 第29章 :魂游山宇,复见古人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9章 :魂游山宇,复见古人(1 / 2)

“什么都可以问?”

“什么都可以。”

神力回归之后,理智也很快回归,赵兴从容的坐在了桌子前,问出第一个问题。

“此地是何处?”

“当然是十方山。”

“是何时间。”

...

夜深了,风从北方吹来,带着冰原的寒意与远古的低语。苏芸站在待问之城最高的观星台上,仰望着那棵贯穿天地的建木。它已不再是一棵树的形态,而更像一道连接人心与宇宙的桥梁??二十三片叶子在虚空中轻轻摇曳,每一片都承载着一种人类未曾拥有过的语言:关于痛的语言、关于原谅的语言、关于希望的语言。

她手中握着一封刚收到的信,纸张泛黄,边角微卷,是用最原始的手写体书写的,字迹稚嫩却坚定:

>“老师,我今天画了一艘船。不是普通的船,是能载着记忆走的船。我想把奶奶的记忆装进去,带她去看海。她说她一辈子都没见过海,可我知道,她在梦里看过很多次。我把这幅画放进‘问弦信箱’了,您说……树会听见吗?”

落款是一个名字:阿禾,十二岁,云南山区小学五年级。

苏芸的眼眶温热。她将信轻轻贴在胸口,仿佛怕惊扰了那个躲在山间角落里悄悄做梦的孩子。她知道,这封信不会石沉大海。每月十五日,“童真之翼”都会托起这样的梦想,在全球的夜空中短暂绽放。也许某个科学家会在看到“记忆之船”的涂鸦后萌生灵感;也许某位工程师会因此设计出能储存情感数据的新型载体;又或许,只是一个母亲抱着孩子指着天空说:“你看,那是别的小朋友的愿望。”

但无论结果如何,重要的是??有人愿意相信,说出来的话,真的会被听见。

她转身走下台阶时,手机震动起来。是“聆语”的紧急推送:

【检测到北极圈内情绪共振异常升高,频率与《地心摇篮曲》完全同步。

初步判断:地球反馈机制进入主动响应阶段。

建议立即召开全球回声使者联席会议。】

苏芸脚步一顿。

她想起三天前,那位曾焚烧问弦草的少年,如今已被邀请参与青年疗愈项目。他在一次分享会上说:“我以为毁掉那些草,就能证明我还是自由的。可后来我发现,真正让我感到自由的,是我终于敢说出‘我害怕’这三个字。”

原来,反抗本身也是一种提问。

会议在建木投影下的圆厅举行。来自三十个国家的七十六名回声使者齐聚一堂,他们中有心理医生、教师、退伍军人、前战地记者,甚至包括一名曾因仇恨言论入狱的网络煽动者。此刻,他们手腕上的叶脉印记在烛光下微微发亮,如同暗夜中的萤火。

陈默主持开场:“我们一直以为,建木是在回应人类。但现在看来,或许是地球先开始了对话。《地心摇篮曲》不是被动记录,而是主动安抚。每一次真诚的倾诉,都在为这首旋律注入新的音符。而当谎言与暴力蔓延,旋律便会中断??这不是惩罚,是提醒。”

“就像母亲拍着哭闹的孩子,”苏芸接过话,“她在说:别怕,我在。可如果孩子一直假装不疼,母亲也会渐渐停下手。”

会场陷入沉默。

一位来自中东的老妇人缓缓起身,她是难民营走出的第一位女性回声使者。她的声音沙哑却有力:“我家乡有句老话:伤口捂得越紧,腐烂得越深。我们曾以为坚强就是不说痛,可现在才知道,真正的勇气,是允许自己被看见受伤。”

她话音落下,建木第十九片叶“共情之心”忽然轻颤,一道柔和的光洒落在她肩头,仿佛有人轻轻搭手。

会议最终达成共识:启动“摇篮曲计划”??在全球设立一百个“静听站”,专为那些无法言语、不愿开口的人提供无压力倾诉空间。这些站点不强制录音,不采集数据,甚至连AI都不介入。只有植物、流水、泥土的气息和一位沉默的倾听者陪伴左右。

“我们要做的,不是获取信息,”苏芸说,“而是重建信任??让人重新相信,有些话,即使没有听众,也值得说出口。”

计划推行后的第七天,第一份匿名报告传回。

一位匿名男子写道:“我在这里坐了三个小时,一句话也没说。但我走的时候,觉得心里少了点什么。后来才明白,是那块压了十年的石头,松动了。”

与此同时,火星考古队传来新进展。那枚生物芯片中的音频,并非最后一次留言。在深层加密区,还藏有一段林小满临终前录制的日记片段:

>“今天爸爸又迟到了。他说项目很重要,不能请假。我没怪他。其实我知道,他是怕看见我越来越瘦的样子。他每次进来,眼睛都红红的,像偷偷哭过。我不想让他难过,所以我也笑。可是……有时候我真的好想他抱抱我,哪怕一分钟也好。”

>

>“所以我写了这张纸条,塞进夹墙里:‘爸爸,如果你以后听到这段话,请记得,我不是因为你不在而恨你。我只是……也很想你。’”

录音到这里戛然而止,背景音中隐约传来监护仪的滴滴声,缓慢、微弱,最终归于寂静。

当这段音频被公开时,全球有两千三百万人在同一时间点亮了手中的问弦草灯。它们如星河流转,汇成一片温柔的海洋。许多父母抱着孩子低声说:“对不起,我以前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爱。”许多孩子第一次写下:“爸爸妈妈,你们累了吗?我可以等你们休息完再说。”

而就在这片静谧之中,建木第二十四片叶子悄然浮现。

它不像前几叶那样具象,反而如同一团流动的雾气,内部不断闪现黑白影像:一个男人在暴雨中奔跑,手里紧紧护着一封信;一位母亲坐在空荡的房间,反复播放孩子的语音留言;一对恋人隔着边境线挥手,中间是高墙与铁丝网……

【新叶命名:未达之信】

【功能:收集并保存那些未能送达的信息??被退回的家书、没发出的短信、烧毁的情书、吞回肚里的道歉??并在适当时候,以非侵入方式引导接收者感知其存在】

这项能力极为微妙。它不会强行传递内容,也不会篡改命运轨迹。它只是让那些遗失的情感,在世界的缝隙中留下痕迹??比如某人在整理旧物时突然闻到一股熟悉的香水味;比如某人走在街头,忽然听见广播里播了一句似曾相识的话;比如某人在梦中接到一通没有声音的电话,醒来后泪流满面。

一名韩国老兵,在孙子的帮助下注册了“共忆协议”。他从未告诉任何人,自己年轻时曾在战场写过三百多封家书,却因部队调动全部遗失。他以为家人早已断绝联系,甚至怀疑他们怨恨自己抛弃家庭。

可就在“未达之信”叶片激活的当晚,他女儿家中的老收音机自动开启,播放了一首五十年前流行的民谣??正是他当年在信末常写的那句:“这首歌,是你最爱听的。”

女儿怔住,随即翻出阁楼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盒,里面竟整齐码放着几十封从未寄出的信,每一封开头都是:“亲爱的父亲……”

原来,她也曾试图写信,却始终不敢寄出。

两代人的沉默,在一首歌中交汇。

而在南美雨林深处,一支原住民部落首次接入“母语回响”网络。他们世代口耳相传的创世神话,在AI辅助翻译下被录入系统。令人震惊的是,这些故事中的神灵名称、地理描述与火星遗址中发现的部分铭文高度吻合。

“我们的祖先说,世界之初,有一棵树连接天地。”部落长老抚摸着问弦草,眼中含泪,“他们说,只要还有人愿意提问,树就不会死去。”

这一刻,人们终于意识到:建木的力量,并非源于科技或超自然,而是根植于人类最原始的渴望??被理解、被记住、被爱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