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其他小说>文豪1879:独行法兰西> 第441章 我是亚瑟·摩根!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41章 我是亚瑟·摩根!(2 / 2)

男子回头,嘴角扯出一丝苦笑:“我没名字。我只是个看见光的人。”

门关上后,众人颤抖着手打开油布包。

里面是三卷赛璐珞胶片,用蜡密封完好;一个微型录音圆筒,标签上写着“1879.10.3匹兹堡董事会”;还有一叠泛黄的账本复印件,首页盖着猩红印章:“Carnegie&Co.-ProjectBlackLedgers-InternalUseOnly”。

最令人震撼的,是一张折叠的纸条,雅克的笔迹潦草却坚定:

>“他们以为烧掉一本书就能熄灭火焰。但他们忘了,火种藏在眼睛里。这些影像,是孩子们看着镜头亲口说的。请让他们被看见。请让世界无法再假装看不见。”

那一夜,没有人入睡。

他们在地下室架起一台借来的放映机,将第一卷胶片装入。当黑白画面在墙上跳动时,所有人屏住呼吸。

镜头晃动,显然由隐蔽设备拍摄。画面中是一条狭窄矿道,墙壁湿滑,空气浑浊。十几个孩子排成队列,背着沉重的煤筐爬行。最小的那个不过八九岁,膝盖磨破,每走几步就要停下来喘息。突然,一名监工模样的男人闯入镜头,挥舞皮鞭吼叫:“快点!今天quota不完成,晚饭取消!”

接着,画面切换至一间昏暗房间。一个少年面对镜头,脸庞瘦削,眼神却异常清明。他用英语缓缓说道:

>“我叫约瑟夫,十三岁。我在卡内基南岭矿工作两年零四个月。每天工作十四小时,工资每周六十美分,扣除‘工具损耗费’和‘住宿税’后,实得三十七美分。我想上学,但爸爸说,识字的孩子容易惹麻烦。可我还是偷偷学了。我要告诉你们这些拍下我的人:我不是数字,我是人。如果有一天我死了,请告诉世界,我曾经活过。”

画面戛然而止。

房间里静得能听见心跳。

良久,左拉站起身,走到墙边,取下那张从未公开的照片??矿口吃面包的孩子们。他将它贴在放映机旁,与刚刚播放的画面并列。

“明天。”他说,“我们将举办第一次秘密观影会。邀请工会领袖、自由派议员、大学教授,还有那些还在犹豫是否该站出来的媒体人。我们要让他们亲眼看到,什么叫‘活着的剥削’。”

“而且。”莱昂纳尔补充,“我们要把这段影像剪成三十秒片段,配上多语言字幕,通过‘星链’网络传遍欧洲。让它成为无法删除的幽灵,游荡在每一个自诩文明的客厅里。”

行动迅速展开。

一月十日,首个观影会在里尔一处地下酒窖举行。二十名受邀者观看了经过剪辑的十分钟精华版,包括童工陈述、通风系统锈蚀特写、以及“黑账计划”中一笔标注为“ChildLaborSubsidy-TaxDeductible”的惊人记录。

结束后,一位天主教主教掩面哭泣,当场写下一封信致教皇,呼吁教会介入劳工权益问题;一名《世界报》资深记者当场撕毁编辑部要求“谨慎报道”的指令,宣布将以个人名义连载系列调查;更有三位军工厂技术员表示,愿意冒险提供本国类似档案。

与此同时,短片开始在全球蔓延。

哥本哈根的学生用幻灯机在市政厅广场循环播放;里斯本的码头工人将其刻录在蜡筒上,用蒸汽船广播系统反复播放;甚至有传言称,某位英国王室成员的私人放映会上,该片段意外混入娱乐影片之中,导致三名贵族当场离席抗议。

卡内基方面终于彻底失控。

一月底,《纽约时报》披露:公司高层召开紧急会议,讨论“如何应对法兰西文化恐怖主义”。备忘录显示,董事会曾提议“出资收购欧洲主要报社”,遭法律顾问否决,理由是“此举将坐实操纵舆论指控”。最终决议竟是??资助一批“反觉醒文学”作家,创作小说《钢铁的荣耀》,讲述“美国工人如何感恩资本家赐予就业机会”。

讽刺的是,这部作品尚未出版,手稿片段便已被“星链”截获,并在巴黎《自由之声》上全文刊登,标题改为《谎言的铸造厂》。

二月三日,春寒料峭。

一则电报送抵蒙马特:威廉?科尔曼,那位揭发支架缺陷的退休工程师,在匹兹堡家中突发“心脏病”去世。尸检报告显示其血液中含有高浓度未登记神经毒素。

消息传来,六人齐聚书房,无人言语。

窗外,一只乌鸦落在积雪的屋檐上,嘶哑鸣叫。

许久,塞阿尔打破沉默:“他们杀了他。”

“但我们还有他的证词。”莫泊桑握紧拳头,“还有雅克的胶片,汤姆的日记,千百封来自地底的信。他们可以杀人,但杀不尽真相。”

莱昂纳尔站起身,走到书桌前,拿起那块来自比利的煤渣。他取出一把小刀,在煤块背面刻下一个字母:“T”。

“T代表汤姆,也代表truth(真相),testimony(证言),tomorrow(明日)。”他说,“从今天起,每一位向我们传递信息的普通人,我们都将在新版书籍中嵌入一块他们寄来的实物??泥土、布片、铁屑、甚至一滴干涸的血。让《钢铁纪年》不再是一本书,而是一座移动的纪念碑。”

三月的第一个星期,新版《钢铁纪年全集?增补卷》在布鲁塞尔秘密印刷完成。封面依旧黑麻纸烫银六星,但封底中央多了一个方形凹槽,内置玻璃罩,其中静静躺着那块刻字煤渣。

首批三千册通过海员、修女、流浪艺人之手,流向二十多个国家。每一本都附有一张空白卡片,印着同一句话:

>“你的故事,值得被听见。请写下它,寄往:巴黎,蒙马特,贝尔纳街17号,真相联盟收。”

春天来临前,第一封回应到了。

来自匈牙利一座盐矿,作者是一名十四岁的盲童,因长期吸入矿尘失明。他用凸点盲文写下一页日记:

>“我看不见光,但我听得见。听见锤子敲打岩壁,像心跳。听见大人咳嗽,像风箱破损。听见妈妈说,等我攒够钱,就送我去布达佩斯学音乐。可我知道,我听得到的世界,正在一点点死去。请把我写进书里。哪怕我只是个没有眼睛的声音。”

莱昂纳尔读完,泪水无声滑落。

他轻轻将那页盲文放入即将付印的第三版增补材料中,并在编辑备注栏写下:

>“此书每一页,皆由受难者共同执笔。我们不过是代为翻页之人。”

窗外,冰雪消融,塞纳河水缓缓流动。

而在康奈尔斯维尔,某个清晨,一名少年悄悄爬上矿区?望塔,将一张复写的《钢铁纪年》页面绑在信鸽脚上,放飞向南方。

鸽子穿过晨雾,翅膀划破寂静。

它不知道飞往何处,只知道,远方有人在等待声音。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