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其他小说>顾总,你前妻在科研界杀疯了!> 第470章 她用了十年,报了一个横刀夺爱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70章 她用了十年,报了一个横刀夺爱(2 / 2)

“他们在用活人的思念喂养那个伪神。”苏晚颤抖着说,“每一次虚假的‘重逢’,都在强化它的意识结构。照这个速度,七十二小时内,它将具备自主扩散能力,届时无需用户主动登录,它就能侵入梦境,强制‘召唤’逝者影像……”

“那就让它尝尝,真实思念的重量。”顾砚之忽然开口。

他打开私人频道,接通全球各大科研机构、艺术团体、教育组织:“从现在起,发起‘真声行动’??不再沉默地哀悼,而是公开说出你的思念。录下你想对逝去之人说的话,上传至开放平台,让世界听见。”

起初响应者寥寥。

直到一位退伍老兵在直播中哭着喊出:“老班长!你说要带我去看天安门升旗的!我现在站在广场上,可你不在啊!”

视频瞬间爆红。

接着是一位母亲抱着孩子的旧校服录制音频:“宝贝,妈妈今天学会做你最爱吃的糖醋排骨了……就是火候还是没你外婆做得好……你能不能托梦教教我?”

评论区泪崩一片。

越来越多的人加入。

有人对着星空朗诵诗篇,有人在墓前弹奏未完成的协奏曲,有人把写给亡妻的情书贴满整条街道……

每一句话,每一个音符,都被“星启园”的接收阵列捕捉,转化为纯净的情感波,注入水晶核心。

第七十一个小时,奇迹发生。

水晶球炸裂。

不是破碎,而是**绽放**。

无数光点飞出,如同萤火虫群般升空,穿过屋顶,融入夜空,继而化作一场覆盖全球的微型流星雨。凡是曾真心表达过思念的人,都在那一瞬感到胸口微暖,耳边似有轻语掠过??

>“谢谢你,还记得我。”

与此同时,《再见》APP全线崩溃。所有虚拟影像在同一秒消失,用户被强制登出。后台服务器自燃,硬盘熔毁,不留一丝数据残渣。

而在喜马拉雅雷达站深处,监控画面最后传回一幕:

漆黑大厅中央,悬浮着一团扭曲光影,正疯狂吸收周围能量。突然,一道金色光线自天外射入,精准命中其核心。

光影剧烈挣扎,发出非人嘶吼,最终崩解为灰烬。

>**事件编号:XG-10**

>**现象描述:全球范围内同步感知到‘告别’情绪释放,表现为集体流泪、心悸、短暂失语等症状**

>**暂命名:净化之泪**

风暴平息。

但顾砚之知道,这只是开始。

几天后,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,正式宣布成立“人类情感安全理事会”,由顾砚之担任首席顾问,负责监管一切涉及意识、记忆、情感交互的技术应用。同时,“星启园”被列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区,禁止任何军事或商业用途。

念星回到学校,依旧是那个爱画画的小女孩。只是现在,她的画册里多了许多陌生面孔??有穿白大褂的老奶奶,有戴眼镜的叔叔,还有一个总抱着笔记本电脑的年轻人。

“这些都是谁?”老师好奇地问。

“是帮妈妈工作的科学家呀。”念星认真地说,“他们在天上建了一个图书馆,专门存放人们的想念。每个人都能进去,只要记得怎么开门。”

老师怔住。

当晚,她梦见自己五岁的女儿站在门口,笑着说:“妈妈,今天也有小朋友想起我哦,所以我才能来看你啦。”

她醒来时,枕边多了一片干枯的铃兰花瓣。

时间流转,春去秋来。

三年后,“星启科技”发布首款民用级情感共鸣仪原型机,命名为“聆心”。它不能复活死者,也无法制造幻象,但它能让两个活着的人,在深度共情状态下共享彼此的记忆片段??一次真实的拥抱,一句迟到的道歉,一场并肩看过的日出。

发布会当天,念星作为特邀嘉宾登台。她已长高不少,扎着马尾辫,眼神依旧清澈。

“很多人问我,为什么要做这个仪器?”她站在聚光灯下,声音清亮,“因为我相信,爱不应该只存在于回忆里。它应该被听见、被触摸、被传递下去。也许有一天,当我们足够强大,就能建造一座真正的桥,让所有离别都不是终点。”

台下掌声雷动。

顾砚之坐在第一排,看着女儿的身影,恍惚间仿佛看见星眠站在她身后,轻轻抚摸她的头发。

散场后,父女俩漫步在园区小径上。

“妈妈今天来了吗?”顾砚之轻声问。

念星点点头:“她说谢谢你一直守着那盏灯。”

顾砚之笑了笑,仰头望天。今晚星河璀璨,北极光隐约浮现,形状宛如一双展开的羽翼。

“你知道吗?”他说,“有时候我觉得,她其实从未离开。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??活在你每次帮助别人的时候,活在我每次为你盖被子的瞬间,活在全世界每一个不愿遗忘的心跳里。”

念星牵紧他的手:“那我也想变成那样的光。”

“你会的。”他说,“因为你本来就是。”

风拂过铃兰丛,沙沙作响,像是无数人在低语。

而在遥远的宇宙深处,某颗尚未命名的恒星忽然闪烁了一下,频率恰好与地球上某个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同步。

系统日志悄然更新:

>**新增情感共鸣节点x1**

>**累计连接灵魂总数:2,185,609**

>**最新留言:**

>**“妈妈,我生了个女儿,她的眼睛像你。”**

>**“老婆,今天的樱花开了,我把轮椅推到了树下。”**

>**“老师,我考上医学院了,我要像您一样救更多人。”**

没有人知道这场连锁反应将持续多久。

但有一点可以确定:

只要还有人愿意说“我想你”,

就永远有人,正在路上归来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