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其他小说>诡秘:先天命运圣体> 第二百四十八章 你最近会倒霉哦~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二百四十八章 你最近会倒霉哦~(1 / 2)

盯……

洛恩敏锐地察觉到了那道视线,当他抬起头时,那个病恹恹的小男孩也立刻注意到了他的目光,身体下意识地瑟缩了一下。

这小孩在看什么?

洛恩顺着对方的视线轨迹看了看自己,又看了看桌上...

清洁工的手指微微颤抖,不是因为寒冷,而是那行字仿佛有生命般,在他注视下继续延展。墨迹如呼吸般起伏,湿漉漉地爬满整页空白,继而翻涌至第二页、第三页??整本手册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自我书写。

他猛地合上册子,胸口剧烈起伏。这不是印刷品,不是传单,也不是谁遗落的日记。它像活物,像种子,像某种沉睡多年后终于等到苏醒信号的东西。

远处传来扫帚划过石板的声音。另一位清洁工推着锈迹斑斑的铁车缓缓走来,帽子压得很低,看不清面容。但当他靠近时,却忽然停下,目光落在那本被翻开的手册上。

“你也看见了?”那人低声问。

清洁工怔住:“你……知道这是什么?”

对方没有回答,只是缓缓摘下帽子。一道狰狞的疤痕从左耳延伸到嘴角,像是被火焰舔舐过的痕迹。他抬起手,露出掌心一道细小的银纹??与洛恩左眼中闪现的纹路几乎一模一样。

“我叫埃利安。”他说,“三年前,我在北港码头做装卸工。那天晚上,有人塞给我一本这样的书,说只要念出第一句话,就会‘听见不该听的声音’。我念了。”

他顿了顿,声音变得低哑:“然后我听见我妹妹临死前的尖叫。她不是病死的,是被注射了‘安宁剂’,在教会附属医院里安静地闭上了眼睛。可她的意识还在挣扎,整整七天,没人听见。”

清洁工喉咙发紧:“后来呢?”

“我把书传给了十个人。”埃利安轻笑,“现在,他们中有六个已经失踪,两个进了精神病院,还有一个……成了梦婆的新助手。”

风掠过街角,卷起几张碎纸。其中一片飘到两人脚边,上面印着一首童谣:

>月亮下来喝杯茶,

>齿轮转在旧钟塔。

>谁若听见灰袍语,

>请把名字写回家。

清洁工盯着那行字,忽然觉得头痛欲裂。一段从未存在过的记忆强行挤入脑海:母亲抱着他在防空洞里躲雨,墙上用粉笔写着倒计时??**K-7实验终止前48小时**。他从未听说过K-7,可此刻却清晰记得母亲颤抖的手指划过那串数字,嘴里喃喃:“别让他们抹掉你爸爸的名字……”

“我也……开始记起来了。”他喃喃道。

埃利安点点头,重新戴上帽子:“一旦你读过《我们是谁》,你就不再是旁观者。你是容器,也是桥梁。他们会来找你,试图让你忘记。但只要你开口讲述一次,哪怕是对着墙壁说话,真相就会多一个出口。”

话音未落,巷口驶来一辆黑色马车,车身上没有任何标识,但两盏幽绿灯笼悬挂在侧,形似人眼。清洁工本能地将手册塞进衣袋,心跳如鼓。

马车缓缓停在十米外,门无声开启。一名身穿黑袍、面覆金属面具的人走了下来,手中握着一根青铜权杖,顶端镶嵌着一颗不断跳动的晶体??那是“静默核心”,能吸收并消解一切带有情感共鸣的语言信号。

“叙事污染源检测到波动。”黑袍人机械般开口,声音经过多重过滤,不带一丝情绪,“交出非法文本,接受净化。”

埃利安冷笑一声,竟从怀中掏出一支老旧录音机,按下播放键。

刹那间,佛尔思的声音响起:

>“真正的遗忘不是记不得,而是明明记得却不敢承认。你们害怕的不是谎言失效,而是人们终于愿意相信自己的痛苦。”

那声音并不响亮,却如同利刃刺入空气。黑袍人身上的静默核心骤然闪烁,发出尖锐警报声,随即“砰”地炸裂!碎片四溅,绿光熄灭。

“不可能!”黑袍人后退一步,“这频率……已被屏蔽!”

“屏蔽?”埃利安拔出一把由齿轮拼接而成的短刀,“你们忘了,最危险的记忆,从来不在广播里,而在摇篮曲中。”

他猛然冲上前,刀锋划过黑袍人的手臂。伤口流出的不是血,而是粘稠的黑色液体,落地即蒸发,散发出腐烂书籍的气息。

清洁工惊骇地看着这一幕,却见自己手中的手册再次自动翻开。新的文字浮现:

>**“你不是第一个发现它的人,也不会是最后一个。但你是第一个在清醒状态下选择保留记忆的普通人。恭喜你,已成为第1147名‘讲述者’。”**

紧接着,地图般的影像在纸面展开:全城分布着上千个红点,每一个都标注着时间与地点??某人在地铁站背诵了一段禁文,某个家庭晚餐时提起了已故亲人的真名,某个孩子在学校作业本背面抄写了《我们是谁》的第一章……

这些红点正以指数级增长。

黑袍人踉跄后退,试图召唤支援,却发现通讯装置早已失灵。整条街道的路灯忽明忽暗,空气中回荡着若有若无的哼唱声??是那首童谣,越来越多的人在不知不觉中跟着哼唱,连路过的小孩都在拍手打节拍。

“他们在共振……”黑袍人终于意识到,“这不是组织行动,是集体觉醒!”

他转身欲逃,却被一股无形力量拽住。抬头一看,对面公寓的窗台上站着一个披灰袍的身影,兜帽下空无一物,唯有微光流转。她抬起手,整条街道的地砖开始震动,裂缝中升起无数纸片,每一张都是不同人写下的证词:

>“我父亲因质疑粮食配额制度被捕。”

>“我的姐姐在‘心灵矫正营’失踪。”

>“我知道‘和平时代’是怎么来的。”

纸片盘旋上升,形成龙卷,将黑袍人裹挟其中。他的身体逐渐模糊,最终化作一叠空白档案,随风散去。

寂静降临。

埃利安收起录音机,看向清洁工:“看到了吗?他们可以清除个体,但无法对抗千万人同时开口。”

清洁工低头看着手册,深吸一口气:“我想……我想试试念出来。”

“那就念吧。”埃利安微笑,“哪怕只是一句。”

他翻开首页,清了清嗓子,声音不大,却坚定:

>“我叫托马斯?韦恩,我母亲名叫玛丽亚?韦恩,生于贝克兰德东区贫民医院,死于1998年3月12日。官方记录称她因肺结核去世,但我知道,她是喝了社区发放的‘健康补剂’之后才开始咳血的。我不该忘记她。”

话音落下,整条街的窗户几乎在同一瞬间亮起灯光。有人推开窗探头张望,有人走出家门,还有人默默举起手中的笔记本或手机,开始记录。

而在城市另一端,梦婆坐在废弃剧院的包厢里,面前摆放着一面古老的铜镜。镜中映出的不是她的脸,而是成千上万张陌生面孔??他们正在不同的角落说出类似的话语,每一句都激起一圈涟漪,扩散至整个城市的潜意识网络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