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07章 君心(1 / 2)

第二天早朝,楚翎曜就被参了好几本,说他仗势行凶、暴戾恣睢、性情残暴。

还有朝臣说他不配享亲王俸禄,让陛下剥夺他的亲王之位。

下朝后,皇帝问道:“小九,你对平国公府的婚事不满?”

楚翎曜回道:“父皇,儿臣从未有过不满。”

皇帝又问:“那你怎么把薛世子打成重伤了?”

今儿一早,平国公怒气冲冲找皇帝告状,说楚翎曜把薛世子的腿给打断了。

平国公气得吹胡须瞪眼睛,恳请皇帝解除婚约。

皇帝安抚了好几句。

楚翎曜冷着脸......

夜雨又至,梅园的梅花在风中簌簌飘落。石像前堆满了书,一本本被雨水打湿了封面,却无人收走。那些书页上写着《律例疏议》《民赋通考》《女子权利纲要》,也有孩童临摹的“吾有权活得尊严”??字迹歪斜,却一笔一划,如刻入骨。

南山法苑已不再只是学堂。它成了无数女子心中的一座灯塔,光芒穿透宫墙、州县、边塞,照进深闺、窑洞、渔舟。每年春祭,碑林前万人肃立,诵声如潮。可就在这片清明之中,暗流从未停歇。

三个月后,京畿突传急令:皇帝病重,太子监国。

诏书下达当日,京城内外戒严。三十六卫军换防,城门盘查加倍,连南山法苑也被派来一队“巡查使”,名义上是敬仰贞元遗风,实则翻查藏书阁、审问仆役、记录学子言行。他们带走了一整箱讲义,其中尽是念荷生前所授《宪法原理》《权力制衡论》等课稿。

“这些言论,有悖祖制。”为首的巡查官当众宣读,“所谓‘法律高于皇权’‘百姓可监督朝廷’,岂非动摇国本?此等邪说,不得再传。”

当晚,一名年轻女学生冒雨翻墙出苑,怀里藏着一份誊抄的禁讲课稿。她叫沈知微,原是江南税吏之女,因父亲拒征“节孝银”被贬为驿卒,全家流离失所。她十岁那年在路边冻饿将死时,被念荷亲自接回南山,从此立志学法护弱。

她一路潜行至城外破庙,点燃火折子,在残垣下展开纸卷,逐字默记。忽然,窗外人影一闪。

“谁?”她猛地抬头。

一道黑衣身影跃入,手中短刃寒光凛冽。沈知微反应极快,抄起砚台砸向对方面门,趁其闪避之际翻身扑向后窗。但她脚踝一紧,已被绳索套住,整个人摔在地上。

那人逼近,摘下面巾,竟是个女子,约莫三十出头,眉目冷峻,左颊一道旧疤贯穿眼角。

“你是念荷的学生?”她声音沙哑。

沈知微咬牙不语。

“我是阿萤的师姐。”女子从怀中取出一枚铜牌,与念荷所赠样式相同,只是边缘磨损更甚,“我叫柳七娘,曾为贞元第一届监察员。十年前失踪,并非叛逃,而是奉命潜伏宫中,查崔党余孽。”

沈知微瞳孔骤缩。

“阿萤死前传信,我收到了。”柳七娘低声道,“但她不知道,那封信原本不止一封。我们有一套密语系统,藏在《六部暗征录》页码之间。她用‘星火南行’表示证据已动身,‘风止于梧’暗示目的地遇阻,而最后一句‘灯烬亦明’,意思是??即便身死,真相必现。”

她顿了顿,眼中泛起血丝:“可你们只看到她的绝笔信,没发现夹层里的暗码。她在信纸上用了双层墨水,需以特定药水涂抹才能显现。真正的核心名单,还活着。”

沈知微颤抖着问:“什么名单?”

“一份名录。”柳七娘一字一顿,“记载了过去二十年间,所有参与构建‘隐税网络’的官员、宦官、商贾、宗室成员。共一百零三人,按等级分为三阶:执网者、织线者、护网犬。执网者仅有五人,皆位极人臣,甚至……包括当今太子。”

雷声炸响。

沈知微几乎窒息:“不可能!陛下尚在,太子怎敢……”

“正因为陛下尚在,他才急于掌控财政大权。”柳七娘冷笑,“你以为废除杂税是仁政?那是逼他现出原形!没了地方私税供养,他的军资从何而来?北境军营表面守边,实则是他在培植私人武装。八十万两赈灾银流入其乳母之夫账目,不是贪污,是投资。”

她取出一个小瓷瓶,倒出几滴无色液体涂在信纸上。原本空白的背面,渐渐浮现出一行行细密小字:

>执网者:

>

>一、东宫詹事府掌印太监高德全(代号“烛阴”)

>

>二、户部尚书兼内库总管裴景和(代号“铁秤”)

>

>三、礼部侍郎领宗人府事务崔承业(崔尚书之侄,代号“祠鬼”)

>

>四、西域都护府副使私通北狄者(身份未明,代号“沙眼”)

>

>五、**储君李承琰**(代号“日蚀”)

沈知微浑身发抖:“这……这是谋反证据!”

“所以阿萤必须死。”柳七娘收起药瓶,“我也该死了三次。但我不甘心。念荷教我们不说谎,可谎言已经统治这个国家太久。现在,轮到我们撕开它。”

她将瓷瓶塞入沈知微手中:“这是显影剂配方,另附解毒方??当年阿萤吃的蜜饯里有毒,我也差点中招。你回去后,悄悄复制这份名单,分送各地可信之人。记住,不能集中行动,必须分散引爆。”

“可南山已被监视……”

“那就离开南山。”柳七娘站起身,“去民间。去找那些读过《天下赋税源流考》的商会、船帮、尼姑庵。去找每一个曾因一句童谣而觉醒的人。让真相像瘟疫一样传播,让他们再也捂不住。”

临别前,她递上一块布巾,上面绣着一朵小小的莲纹。

“这是念荷留给下一任监察员的信物。她说,灯灭了,芯还在。只要你还在走,火就不会熄。”

雨渐歇。

沈知微回到苑中,假装病倒,躲过巡查。深夜,她撬开念荷旧居的地砖,取出一只铁匣??那是老师临终前亲手交给她的,嘱咐“非至危时刻不可启”。

匣中是一本手抄簿,封面写着《南山密档?续编》。

翻开第一页,赫然是念荷亲笔:

>“若见‘日蚀’二字现世,则知大局将倾。此时,不可求存,唯求燃。”

>

>“我已安排三条退路:其一,南方有旧友掌管漕运,可助学子避难;其二,西北边关守将曾受李昭玉恩惠,愿庇护正义之士;其三,宫中有内应,每月十五夜,紫宸殿西角楼会亮一盏绿灯,为信号。”

>

>“然,退无可退之时,请诸生切记:毁我书者,欲灭我志;囚我身者,惧我言。故尔等当化整为零,转入地下,以市井为堂,以歌谣为章,以茶馆酒肆为庭,继续审判不义。”

>

>“法律不死,只待人心复苏。”

沈知微泪流满面。

次日清晨,她召集其余四位核心同窗,在地窖深处焚毁所有公开讲义,转而编写一套全新的“伪装教材”??表面讲《女诫》《内训》,实则每段文字皆含暗码。例如,“妇德温顺”四字竖排时,首字母拼成“W-S-M-F”,正是“伪税名册”的缩写;“晨起洒扫”背后隐藏着资金流向图的关键坐标。

她们还重建了联络网。以卖绣品为名,成立“莲心坊”,在全国六十城设点,每一针一线皆传递情报;以唱曲为业,组建“清音社”,将《赋税源流考》编成评弹词,在茶楼nightly演出;更有盲女学子利用听觉记忆,创立“口述档案馆”,靠背诵保存万言文书。

半年后,皇帝驾崩。

太子登基,改元“永昌”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