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其他小说>太上皇李世民竟谋反?幽禁五十载> 第82章 为子向上托举老吏胡方,为天下寒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82章 为子向上托举老吏胡方,为天下寒(2 / 2)

到了书房后。

胡方的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,闭目的眼皮下眼珠快速转动,仿佛在翻阅无形的卷宗。

胡贤屏息凝神,连窗外麻雀的啁啾都显得刺耳。

“有了!”胡方突然睁眼,眸中精光乍现,“武德七年,崔氏三房曾以‘修缮祖宅‘为由,向京兆府申报三百斤桐油。”

胡贤眉头一皱:“桐油易燃,但三百斤不过寻常用量......”

“妙就妙在这里。”胡方冷笑一声,枯瘦的手指蘸着茶水在案上画线,“同年秋,崔氏又在西市‘永和号‘铁铺购入精铁两千斤——你可知《武德律》明载,私藏精铁过百斤者,以谋逆论处?”

茶水在案几上蜿蜒成一张无形的网。

胡贤盯着那些即将干涸的痕迹,忽然抓起毛笔在纸上疾书:“永和号......可是现在西市最大的绸缎庄?”

“正是!”胡方抚掌,“更巧的是,五年前查抄的走私案卷里,永和号的账房先生曾供认,他们用绸缎车往突厥运过......”

父子俩的目光在空中交汇,同时倒吸一口凉气。

一霎时。

“阿耶,谢谢你,我知道怎么做了。”胡贤面露感激地看向父亲。

胡方摆摆手道,“这次是崔氏,不过,等你解决崔氏的事情后,我再告诉你其他的五姓七望......”

胡贤面露激动,这一次,凭借这些功劳,他或可以升到从九品上。

而这一切,离不开他眼前的阿耶。

他突然发现,这是他第一次了解父亲竟有如此惊人本事,并非阿娘口中所说的废物......

将这些芜杂的心绪压在心中,他向胡方匆匆告辞离去。

目送儿子向远处奔驰的背影,胡方面露微笑,暗道:愿我儿今后前程似锦!

午时初,西市永和号后院。

胡贤按着腰牌的手微微发抖。

他身后跟着三个问事,都是寇准亲自调来的老手。

“市令大人,地窖有发现!”一个问事掀开伪装的草席,露出铁铸的暗门。

浓烈的桐油味扑面而来。胡贤举着火把沿阶梯而下,火光掠过堆积如山的铁锭,照出上面清晰的“将作监”烙印——这是官造军械的专用铁料。

“快看!”问事踢开角落的麻袋,哗啦啦滚出几十个铜制腰牌,胡贤捡起一块,瞳孔骤缩。

腰牌上刻着回纥文字。

胡贤见此,心想:这一次的功劳,是我的了。

至于上面如何对付崔氏,并非他关心之事,他只关心做好本职分内之事。

除了崔氏,还有其他的......

待会儿得尽快回去再问问阿耶!

这些功劳,都触手可及,没必要就此放过。

当然,他也不能独吞这些功劳,他脑海中瞬间浮现起自己交好的几个同僚......

......

当夜,杜依艺回到寓所,屋内烛火摇曳。

他从箱底取出一卷手稿,小心翼翼地摊开——那是他多年来对科举改革的构想,字字皆是对世家垄断选官的抨击。

“王相若在,此策或可行……”他喃喃自语,指尖抚过纸上的墨迹。

突然,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。

杜依艺警觉地将手稿塞入袖中,沉声道:“何人?”

“杜兄,是我!”郑礼推门而入,脸色煞白,“出大事了——崔三郎被判凌迟,崔氏全族被逐出五姓之列!”

杜依艺瞳孔一缩:“这么快?”

郑礼喘着粗气道:“不止如此!陛下刚下诏,命大理寺彻查所有与崔氏有往来的官员,连孔家都有人被牵连下狱!”他一把抓住胡方的手腕,颤声道,“杜兄,我们这时候去见王相,会不会被当成……”

“机会。”杜依艺突然打断他,眼中精光暴涨,“郑兄,这是我们的机会!”

“什么?”

杜依艺压低声音,一字一顿道:“陛下对世家动手,王相推行新政,正是用人之际。若你我此时表明立场……”

郑礼倒吸一口冷气:“你是说……投效王相?”

“不。”杜依艺摇头,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,“是投效陛下。”

三日后,禁苑别院。

王安石倚在榻上,额角的纱布已拆,只余一道浅疤。

他手中捧着一卷《尚书》,目光却落在窗外——那里,杜依艺与郑礼正恭敬地立在阶下,手中捧着拜帖。

“让他们进来吧。”王安石淡淡道。

侍从领命而去。

片刻后,杜依艺与郑礼躬身入内,长揖到地:“学生拜见王相!”

王安石合上书卷,似笑非笑:“二位今日前来,是为探病,还是为……探路?”

杜依艺抬头,坦然迎上王安石的目光:“为天下寒门探路。”

屋内一静。

良久,王安石忽然大笑:“好一个‘为寒门探路’!”他指了指案上的茶盏,“坐吧。说说看,你们想探什么路?”

杜依艺从袖中取出那卷手稿,双手奉上:“学生陋见,请王相过目。”

王安石展开手稿,目光扫过一行行墨字,眉头渐渐舒展。

半晌,他抬头看向杜依艺,眼中闪过一丝激赏:“杜依艺,你比我想的……更有胆色。”

窗外,春雪初融,一滴水珠从檐角坠落,没入泥土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