傍晚时分,意想不到的访客来了。
县工业局李局长带着几个人走进车间,看起来心情不太好。
“小郑,听说你们开始批量生产了?“李局长的语气有些生硬。
“是的,今天是第一天试生产。“郑昊如实回答。
“生产许可证办了吗?“
“正在办理中。“
“没有生产许可证就开始生产,这是违规的。“李局长板着脸说,“必须立即停产。“
这下麻烦了。郑昊心里暗暗叫苦,没想到又出现这样的障碍。
“李局长,我们只是试生产,不是正式投产。“郑昊努力解释。
“试生产也是生产!“李局长不依不饶,“没有许可证就是违规。“
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。工人们都停下手中的工作,担心地看着这边。
“李局长,“陈建华走过来,“能不能给个通融?孩子们时间紧,任务重。“
“陈总工,不是我不通融,是上面查得严。“李局长的态度稍微缓和了一些,“现在省里对企业管理抓得很紧,不能有任何违规行为。“
郑昊心中快速思考着对策。以他对官场的了解,李局长今天来肯定不只是为了生产许可证的事。
“李局长,您看这样行不行?“郑昊试探道,“我们立即申请加急办理生产许可证,争取一周内拿到。这几天我们先搞设备调试和人员培训,不正式生产。“
“一周内能办下来吗?“
“我们全力配合,应该问题不大。“
李局长考虑了一下:“那好吧,给你们一周时间。但是这期间绝对不能有任何生产行为,否则后果自负。“
“明白,我们一定严格执行。“
送走了李局长,郑昊召集大家开会。
“看来监管比我们想象的要严格。“郑昊说道,“不过这也不全是坏事,逼着我们更加规范化。“
“那这一周怎么办?“刘洋问道。
“设备维护保养,人员技能培训,工艺流程优化。“郑昊早已胸有成竹,“等许可证一下来,我们就能全速生产。“
“会不会影响交货期?“王建设担心道。
“不会。“郑昊很自信,“按照我们优化后的生产流程,即使晚一周开始,也能按时完成订单。“
郑昊一个人站在车间里,看着那些安静的机器设备。
作为穿越者,他很清楚开放初期管理的特点:既要发展经济,又要加强监管;既要鼓励创新,又要防范风险。
这种矛盾的管理模式会持续很多年,直到市场经济体制真正建立。
但正是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,真正有远见的企业家才能脱颖而出。
关键是要把握好度:既要积极进取,又要规避风险;既要技术创新,又要合规经营。
这一周的“被迫休整“,正好可以用来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和流程,为真正的批量生产做更充分的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