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长春,薄雾还未散尽。郑昊带着王师傅和张国强踏进长春机床厂的大门时,心情并不轻松。昨天晚上在招待所,他们三人反复推演今天的谈判策略,但面对国营大厂的强势地位,心里都没有十足的把握。
“小郑,别紧张。“王师傅拍了拍郑昊的肩膀,“咱们的技术方案是过硬的,关键是要让他们看到合作的价值。“
张国强整理了一下手里的资料夹:“设备清单我都准备好了,关键是价格能不能谈下来。按他们昨天的报价,比我们预算超出了30%。“
三人走进接待室时,长春机床厂的副厂长刘志强已经在等候了。昨天的初步接触中,这位四十多岁的老技术员给郑昊留下了深刻印象——技术功底扎实,做事严谨,但也相当谨慎。
“郑厂长,王师傅,张同志,请坐。“刘副厂长起身招呼,“昨天晚上我和技术科的同志们详细研究了你们的技术方案,说实话,有几个地方确实让我们眼前一亮。“
郑昊心头一喜,但面色不动声色:“刘厂长过奖了。我们这次来,就是希望能在技术上有更深入的交流。“
刘志强打开一份技术图纸:“特别是你们这个变速箱的设计思路,8+2档的配置在国内还很少见。但是...“
“但是什么?“王师傅追问道。
“但是对我们的机床精度要求很高。“刘志强皱了皱眉,“按你们的技术要求,齿轮加工精度要达到6级,我们现有的设备勉强能做到,但是成本会很高。“
张国强翻开资料:“我们预算中的机床采购费用是85万,如果按昨天的报价...“
“需要110万。“刘志强直接说出了数字,“而且还不包括安装调试费用。“
会议室里的气氛有些沉闷。郑昊深吸一口气,决定改变谈判策略:“刘厂长,我有个想法,不知道你们是否感兴趣。“
“什么想法?“
“我们不只是要买设备,更希望能建立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。“郑昊站起身来,走到黑板前,“我们西尧重工的发展规划是三步走:第一步做拖拉机,第二步做汽车,第三步...“
他停顿了一下,看着刘志强:“第三步是精密机械加工。“
刘志强眼神一亮:“你的意思是...“
“我的意思是,我们可以考虑技术入股。“郑昊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合作框架图,“长春机床厂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,我们提供市场和应用场景。双方共同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机床产品。“
王师傅和张国强对视一眼,这个想法他们昨晚讨论时也提到过,但没想到郑昊会在这个时候提出来。
刘志强沉思了片刻:“这个想法很有意思。但是,我们是国营企业,技术入股这种方式...“
“不是让你们直接技术入股。“郑昊摆摆手,“而是建立技术合作关系。我们可以签订长期的技术服务合同,比如说,我们向你们采购设备,你们向我们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。同时,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,也可以反馈给你们。“
张国强接过话头:“这样的话,对长春机床厂来说,不仅有设备销售收入,还能获得真实的市场反馈,对产品改进很有价值。“
刘志强的表情明显缓和了一些:“你们的想法确实有道理。不过,具体的合作方式还需要详细讨论。“
“当然。“郑昊重新坐下,“但首先,我们得解决设备采购的价格问题。按照长期合作的思路,这个价格是不是可以适当调整?“
刘志强考虑了一下:“如果能确定长期合作关系,价格确实有谈判空间。不过,我得先和厂领导汇报一下。“
“理解。“郑昊点点头,“那我们先讨论一下技术细节?“
接下来的两个小时,双方就拖拉机变速箱的加工工艺进行了深入探讨。刘志强发现,这个年轻的郑厂长在技术方面确实有独到见解,特别是对机械加工精度的要求和成本控制的平衡,显示出了丰富的实践经验。
“小郑,你这个热处理工艺的改进方案很有想法。“刘志强指着图纸上的标注,“如果能实现的话,不仅能提高齿轮寿命,还能降低加工难度。“
王师傅在旁边补充道:“这是郑厂长根据我们实际试验得出的结论。我们虽然是小厂子,但在工艺创新上从不马虎。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