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二百九十八章 转机(2 / 2)

正在这时,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,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走了进来。

“老刘,谈得怎么样?“来人正是长春机床厂的厂长陈建设。

刘志强起身介绍:“陈厂长,这就是西尧重工的郑厂长。我们刚才谈论了技术合作的可能性。“

陈建设仔细打量了一下郑昊,然后看了看黑板上的合作框架图:“小同志,你这个想法挺有意思。不过,我们长春机床厂从建厂以来,还没有和民营企业进行过这种深度合作。“

郑昊站起来,态度诚恳:“陈厂长,改革开放给了我们新的机会,也带来了新的挑战。国营企业有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,民营企业有灵活性和市场敏感性。如果能够优势互补,对双方都是好事。“

陈建设沉默了一会儿:“你们的技术方案我也看了,确实有些创新点。不过,合作的具体形式还得仔细考虑。“

张国强抓住机会:“陈厂长,我们可以先从设备采购开始,建立初步的合作关系。如果合作效果好,再逐步深化。“

“这个可以考虑。“陈建设点点头,“不过,价格方面我们也有成本压力。“

刘志强插话道:“陈厂长,我觉得可以这样:设备价格适当优惠,但要签订长期的技术服务合同。这样我们的收入结构更稳定,他们的技术支持也更有保障。“

陈建设考虑了片刻:“具体怎么个优惠法?“

郑昊看出了谈判的关键时刻:“陈厂长,我们的想法是这样的:设备价格按95万计算,比原报价优惠15万。但是,我们签订三年的技术服务合同,每年服务费5万元。这样三年下来,你们的总收入是110万,和原报价一样。“

“区别是什么?“陈建设问道。

张国强解释:“区别是收入结构不同。设备销售是一次性收入,技术服务是持续性收入。对你们来说,有利于现金流管理。对我们来说,有利于降低一次性投资压力。“

王师傅也附和道:“而且这样的合作方式,有利于建立长期的技术交流关系,对双方的技术提升都有好处。“

陈建设和刘志强交换了一下眼神,然后说道:“这个想法倒是有些意思。不过,技术服务的具体内容得详细约定。“

郑昊心中一喜,知道谈判有了突破:“当然,我们可以详细讨论服务内容。比如说,定期的设备维护、技术培训、工艺改进建议等等。“

接下来的讨论变得更加具体和深入。双方就设备规格、交货时间、付款方式、技术服务内容等细节进行了逐一确认。

下午四点,谈判基本达成了框架协议。陈建设最后总结道:“今天的谈判很有成果。我们回去后会正式讨论这个合作方案,争取在一周内给你们明确答复。“

郑昊握着陈建设的手:“陈厂长,期待我们的合作能够成功。这不仅是两个企业的合作,也是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合作的一次有益尝试。“

走出长春机床厂的大门,张国强兴奋地说道:“昊哥,我觉得这次谈判成功的可能性很大。“

王师傅也很高兴:“关键是你那个技术服务的想法很巧妙,既解决了价格问题,又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。“

郑昊看着夕阳西下的长春城,心情轻松了许多:“这只是第一步。设备问题解决了,接下来就是发动机供应商的谈判了。“

“潍坊那边的情况怎么样?“张国强问道。

“明天我们就去潍坊。“郑昊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,翻到相应页面,“潍坊柴油机厂是国内做农用发动机最好的企业之一,但他们的产品主要供应给大厂。我们要说服他们向我们这样的小厂供货,恐怕比今天的谈判还要困难。“

王师傅沉思道:“潍坊那边我有个老同事,当年在一机部的时候认识的。也许可以通过他牵线搭桥。“

“那就太好了。“郑昊合上本子,“明天一早我们就出发。“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