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二百九十九章 意外(1 / 2)

从长春到潍坊的火车上,郑昊并没有因为昨天谈判的成功而放松警惕。相反,他在仔细研究着潍坊柴油机厂的资料,试图找到突破口。

“王师傅,您说的那个老同事,现在在潍坊柴油机厂是什么职位?“郑昊合上资料夹,转头问道。

王师傅放下手中的报纸:“老赵现在是技术科科长,专门负责产品开发。当年我们在一机部培训的时候住一个宿舍,关系挺不错的。不过...“

“不过什么?“张国强插话问道。

“不过这些年没怎么联系,突然去找他帮忙,总觉得有些唐突。“王师傅有些为难地说。

郑昊思考了一下:“这样,我们到了潍坊先不急着去厂里,先找个地方住下来,然后您给赵科长打个电话,就说老同事路过潍坊,想见见面叙叙旧。“

“这个主意好。“张国强赞同道,“先建立个人感情,再谈工作合作,这样比较自然。“

正说着,火车开始减速,车厢里的广播响起:“各位旅客注意,列车即将到达济南站,有下车的旅客请提前做好准备...“

“咦,济南?“郑昊突然想起什么,“王师傅,您还记得上次我们在省里开会时,遇到的那个山东农机公司的李经理吗?“

王师傅眼睛一亮:“你是说李志华?他不是说他们公司正在寻找合适的拖拉机制造商合作吗?“

“对!“郑昊兴奋地拍了拍大腿,“我们何不先去济南见见他,了解一下山东市场的具体情况?说不定还能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。“

张国强看了看手表:“现在是上午10点,如果在济南停留半天,下午还能赶到潍坊。“

“就这么定了。“郑昊当即决定,“国强,你去买三张济南的站台票,我们下车找李经理。“

三十分钟后,三人走出了济南火车站。郑昊从随身包里翻出一张名片,上面写着“山东省农机公司李志华“。

“师傅,去解放路15号。“郑昊向出租车司机说道。

济南的街头比长春更加繁忙,各种运输车辆络绎不绝。透过车窗,郑昊看到路边有不少农机经销店,心中暗想:山东作为农业大省,农机市场确实很有潜力。

山东省农机公司是一栋四层的办公楼,门口停着几辆解放牌卡车。门卫听说要找李志华,热情地指引三人到了三楼。

李志华的办公室不大,但整理得很整齐。墙上挂着各种拖拉机的宣传画,桌上堆着厚厚的技术资料。

“哎呀,郑厂长!“李志华看到郑昊,惊喜地站了起来,“您怎么来济南了?“

郑昊握着李志华的手:“李经理,我们去长春谈设备采购,路过济南,想着来看看您。“

“太好了,太好了!“李志华连忙让座倒茶,“上次在省里见面后,我一直想找机会去你们厂里实地考察呢。“

王师傅接过话头:“李经理,我们这次出来主要是为了设备采购和产品定位的事。听说您对山东农机市场很了解,想请教一下。“

李志华点点头:“那正好,我最近正在做全省农机需求的调研报告。“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厚厚的材料,“根据我们的统计,山东全省对中等马力拖拉机的年需求量在8000台左右。“

“8000台?“张国强有些惊讶,“这个数字比我们预想的要大。“

“对,主要是因为山东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还比较低,特别是鲁西南和鲁北地区。“李志华翻开报告,“现在农民主要用的还是小四轮和手扶拖拉机,对50马力左右的轮式拖拉机需求很大。“

郑昊仔细看了看数据:“李经理,按您的了解,农民对拖拉机的主要要求是什么?“

李志华放下茶杯:“第一是可靠性,不能老坏;第二是油耗,现在柴油也不便宜;第三是操作简单,农民文化水平有限,太复杂的不行。“

“价格呢?“王师傅问道。

“价格当然也重要,但不是最重要的。“李志华解释道,“农民买拖拉机是投资,只要能赚回来,贵一点也能接受。关键是质量要过硬,服务要跟上。“

这番话让郑昊很受启发。他想起前世的经验:农机市场的确不是纯粹的价格竞争,而是综合性能的竞争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