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招来的三个师傅已经熟悉了厂里的情况,汽车生产小组也正式成立了。郑昊专门腾出一个车间,作为汽车项目的试制基地。
“昊子,咱们第一辆车打算什么时候下线?“王师傅问。
“争取春节前造出样车,“郑昊说,“虽然可能不够完美,但至少要能跑起来。“
“时间有点紧啊。“从长春来的王师傅说,“汽车的零件太多了,每个都要精确配合。“
“没关系,咱们先造简单的。“郑昊说,“三轮农用车,结构相对简单,也最实用。“
确实,三轮农用车比四轮汽车简单多了。没有复杂的悬挂系统,没有精密的变速箱,基本上就是在拖拉机基础上改装。
“发动机用咱们现有的?“刘师傅问。
“对,用拖拉机的发动机,功率够用了。“郑昊点头,“关键是车身设计和装配工艺。“
从北京来的张师傅拿出一张图纸,“我画了个初步设计,大家看看。“
图纸画得很详细,前面是驾驶室,后面是货厢,整体造型很实用。
“这个设计不错,“郑昊看了看说,“不过驾驶室能不能再宽敞一点?农民兄弟身材比较魁梧。“
“可以,我重新修改一下。“张师傅答应。
“还有货厢的承重能力要强一点,“王家祥补充,“农用车主要是拉货的,承重不够就没意义了。“
“这个也好办,加强车架结构就行了。“
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很快就把设计方案完善了。
“那咱们开始采购材料吧。“郑昊决定,“需要什么,列个单子。“
材料清单很长:钢板、钢管、轮胎、玻璃、座椅、方向盘...林林总总几十样。
“这些材料去哪里买?“郑建军问。
“钢材还是找老供应商,其他的去济南、青岛采购。“郑昊安排,“国强,你负责这个事。“
“好,我明天就去联系。“张国强答应。
与此同时,工人培训也开始了。虽然都有机械加工经验,但汽车制造还是有很多特殊要求。
“汽车的精度要求比拖拉机高,“王师傅对工人们说,“每个零件都要严格按图纸加工,不能有丝毫马虎。“
“焊接也很关键,“刘师傅补充,“车架的强度全靠焊接质量,焊不好就有安全隐患。“
工人们听得很认真,知道这是学习新技能的机会。
“昊子,你看看这个车架焊得怎么样?“王家祥指着一个刚焊好的车架说。
郑昊仔细检查了一遍,焊缝平整,没有气孔,结构也很牢固。
“焊得很好,完全达到了标准。“他满意地点头。
“那咱们可以开始装配了吗?“
“可以,不过要小心点,这是咱们的第一辆车,一定要成功。“
装配工作比想象的复杂。虽然图纸很详细,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会遇到各种问题。
“这个零件装不进去,是不是尺寸不对?“
“方向盘怎么转不动?是不是卡住了?“
“刹车系统怎么调试?“
每个问题都要仔细研究,反复调试。有时候为了一个小零件,要折腾大半天。
“造汽车确实比造拖拉机难多了。“一个工人感叹。
“难是难,但有意思啊。“另一个工人说,“等车子造出来了,咱们就是造汽车的工人了。“
这话说得大家都兴奋起来。确实,能亲手造汽车,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事。
一个星期后,车子基本装配完成了。虽然看起来还很粗糙,但已经有汽车的模样了。
“昊子,要不要试试能不能发动?“王师傅建议。
“试试吧,不过要小心。“郑昊点头。
大家都围了过来,紧张地看着这第一次启动。
王师傅坐进驾驶室,插上钥匙,踩下离合器,按下启动按钮。
发动机转了几圈,但没有着火。
“怎么回事?“
“可能是油路没调好。“张师傅检查了一下,“我重新调调。“
调了十几分钟,再次启动。这次发动机轰地一声响起来了。
“着了!着了!“大家都兴奋地喊起来。
虽然声音有点粗糙,但确实着火了。看着那冒出的黑烟,听着那轰隆的声音,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成就感。
“试试能不能开动。“郑昊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