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四百一十三章 走访(1 / 2)

“召回?“评选团里一个年轻干部问,“召回不是很亏吗?“

“短期看是亏,长期看是赚。“郑昊说,“口碑比眼前的利润重要。我们去年召回过一批小货车,虽然损失了八十万,但赢得了客户的信任。现在我们的订单反而更多了。“

这番话,让评选团的人陷入沉思。

参观完三个主要车间,已经是中午了。

“孙主任,去食堂吃饭吧。“刘书记提议。

“也好,正好看看工人们吃什么。“孙主任说。

一行人来到食堂,正好赶上开饭时间。

工人们排着队打饭,秩序井然。今天的菜色是:红烧肉、炒白菜、炖土豆、鸡蛋汤,还有馒头管够。

“这伙食不错啊。“评选团里有人惊讶。

“这是平常的标准。“郑昊解释,“我们食堂一天三顿,早上稀饭馒头咸菜,中午晚上都是两菜一汤。每周至少三次肉菜。“

“免费的?“

“不免费,但很便宜。“郑昊说,“一顿饭收五分钱,象征性的。其实大部分成本都是厂里补贴。“

孙主任走到一个工人旁边坐下,看着他的饭盒。

满满一大碗饭,一块巴掌大的红烧肉,还有炒白菜和土豆。工人吃得很香,完全没有拘束。

“师傅,饭菜还行吗?“孙主任问。

“行!可好了!“工人抬起头,认出是领导,连忙放下筷子,“比家里吃得强多了。“

“天天都是这个标准?“

“差不多。“工人说,“有时候还有鱼,有时候是鸡。反正顿顿能吃饱,还有肉。“

孙主任又问了几个工人,得到的回答都差不多。

吃饭的时候,评选团的人小声讨论着。

“这个厂确实不一般。“

“工资高、伙食好、管理规范,哪里像个乡镇企业。“

“但是会不会太超前了?这么高的成本,能长久吗?“

孙主任没有参与讨论,只是默默观察着。

他看到工人们脸上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,看到车间里的设备保养得很好,看到管理层和工人之间的关系很融洽。

这些,都是做不了假的。

下午,评选团要去村里走访。

孙主任特意强调:“我们要随机抽查,不要安排好的人员。“

“没问题。“郑昊爽快地答应,“您随便敲门,乡亲们都在家。“

评选团兵分几路,挨家挨户走访。

孙主任带着几个人,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。

开门的是个四十多岁的妇女,看到这么多人,有点紧张。

“大姐,我们是省里来的,想了解一下村里的情况。“孙主任和蔼地说,“方便聊几句吗?“

“方便方便,快进来坐。“妇女赶紧让开,“家里简陋,别嫌弃。“

其实屋里一点都不简陋。崭新的家具、明亮的玻璃窗、墙上贴着年画,桌上还摆着一台收音机。

“大姐,您家里有人在西尧重工上班吗?“孙主任问。

“有啊,俺男人和大儿子都在厂里。“妇女倒了几杯茶,“男人是三级钳工,一个月五十五块钱。大儿子刚进厂,一个月四十五。“

“那一个月就是一百块钱了。“

“可不是嘛。“妇女笑得合不拢嘴,“以前在生产队,一年到头分不了几个钱。现在可好了,一个月就顶以前一年。“

“工作累吗?“

“累是累点,但值啊。“妇女说,“而且厂里管饭,中午晚上都能吃上肉。省下来的粮食,家里都够吃的。“

“郑厂长对工人怎么样?“

“好!特别好!“妇女激动起来,“去年俺婆婆病了,郑厂长让厂医务室给看,药都不要钱。还有,过年的时候,厂里给每个工人发了五百块钱的年终奖!五百块啊!俺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!“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