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其他小说>世界江山一统志> 第186章 组建三部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86章 组建三部(1 / 2)

第186章组建三部(第1/2页)

这些战俘在羌戎兵的监督下,用铁锹、铁镐、小推车等工具,从事引水渠和运河的开挖工作。按照朝廷的预算,除了管吃管喝以外,也是给这些战俘一些奖励性的报酬的。

吴元济比较抠门,不愿发给战俘,訾臻韬也没坚持,这些战俘就只能白干活。按照先前的约定,运河完工以后,这些战俘就能获得自由,但是运河的工程量非常大,进展很慢。

吴元济对这些战俘本来就有恨意,就让羌戎兵鞭打那些干活不怎么出力的战俘,对战俘的生存条件也不怎么关心,每段时间都有人因为劳累或鞭打产生伤病,有的甚至去世。

訾臻韬有点于心不忍,希望改善一下战俘们的生活条件,吴元济是个狠人,省下的钱自己又可以贪一些,拒不提高战俘的待遇。毕竟吴元济是这边的老大,訾臻韬也不愿过分得罪他,就专心搞起挖运河的事务。

朝廷也给穆庭路配备了按察使、布政使、学政,帮助吴元济处理政务和其他事务,让穆庭路先运转起来。

穆庭路共设六个郡,分别设在亚历山大设亚山郡、在开罗设开罗郡、在索哈杰设索杰郡、在大马士革设叙黎郡、在耶路撒冷设迦南郡、在亚美尼亚设亚尼郡。穆庭路的首府原本计划设在坎塔拉以北(今塞得港附近),由于运河暂时没有修好,总督府暂时设在开罗。

由于穆庭路实际上只有一半的规模,朝廷对穆庭路的要求不高,只要能正常运转就行,关键是保障好造船和挖运河两项事务。

羌戎族群本来是要准备八个郡的官员,后面李纯取消进攻拜占庭以后,临时将亚美尼亚调到穆庭路,才凑够六个郡,所以有些本来准备提拔调动过来的官员,就只能暂缓提拔,继续在原岗位任职。

那些羌戎族的官员、公职人员、官兵在穆庭路站稳脚跟以后,自然就要将家属和亲眷接过来。这些羌戎人大部分是坐船抵达苏伊士,然后再通过陆路到达各郡,只有去亚尼郡的从宏威府(巴士拉)那边沿着底格里斯河过去。

羌戎族其实由西北地区好几个少数民族共同组成,但是他们之间的语言、风俗、宗教信仰差别不大。羌戎族大都信仰吐蕃传来的佛教,具有浓郁的吐蕃特色,这些佛寺的僧侣个性非常强,尚武好斗。

这些羌戎族的宗教人员也跟随来到穆庭路,在一些城市扎下根来。这些僧侣认为蕃传佛教也属于佛教的一支,属于朝廷鼓励的范围之内,应该在穆庭路大力宣扬。

穆庭路除了亚尼郡,大部分夷人都信仰大食教,大食教的宗教人员也有尚武的传统,动不动就发动圣战。

吴元济和几个属官对宗教的事务都不太感兴趣,也没怎么操心这事,注意力都在造船和运河上,没想到两个教私下开始掐起来。

本来,羌戎人信仰蕃传佛教,夷人信仰大食教,各搞各的就行。可是总有好事之人,两边的神职人员都说自己的宗教好,言下之意就是说对方的不够好。

两边的人员都有点勇武好斗,为了宗教信条,甚至敢于玩命,一来二去就有了摩擦。吴元济认为,羌戎族出人帮朝廷打江山,自然要偏向羌戎族一边,所以官府倾向于支持蕃传佛教。

刚开始,就是两教的宗教人员斗嘴皮子,没想到后面矛盾越来越大,各自裹挟着两个族群陆续发生了一些冲突,形成一个不稳定的因素。

元和19年底,随着亚美尼亚的战事也彻底结束,李纯悬着的心才逐步安稳下来。第二波对外征服的国家,整体的文明程度和实力比第一波要强,其中黑衣大食和帕拉王国实力尤强,所以征服起来难度更大,出现了不少的伤亡。

李纯本以为靠着十几年的发展,唐朝已经领先国外一大截,想着征服夷人地区没那么难,没想到虽然打下来了,伤亡还是超出了自己的预期。

夏原城西的政务区建设的很顺利,朝廷对几个部门进行了改革,从司法部析出治安部,从民政部析出安维部,将工商部拆为工矿部和商贸部。司法部、民政部、工矿部继续在原址办公,治安部、安维部、商贸部全部搬到政务区建好的办公场所。

严秦回国后,就任治安部尚书,开始组建治安部的各项事宜,原镇海军副将孟庆宇被任命为治安部左侍郎,原司法部少卿童颜博被任命为右侍郎。

安维部尚书由湘楚道按察使郑覃担任,原镇南军副将张舟提为左侍郎,原民政部少卿明文涛担任右侍郎。

程异担任工矿部尚书,原工商部尚书蔡江平提为商贸部尚书,原镇西军副将陈弘岭担任商贸部左侍郎。

这次组建三个部,在任人唯贤的基础上,更加侧重对参战将领的安置。这些将领出生入死,为唐朝对外征战立下赫赫战功,如果再不提拔一下,就会寒了将士们的心。

治安工作与部队业务相差不大,严秦去干倒也合适,三个副将全部担任各部的左侍郎,主要负责人事和监察工作,专业性没那么强,只要肯用心,可以很快就能上手。

严秦、郑覃、蔡江平三个新任尚书,来到新建成的办公区域查看了一番,总体建设的比较宽敞大气,心情很高兴。组建三个新部,需要新招不少人,不管是朝廷还是地方的官员,都想往里挤,趁机提拔占个好位子。

严秦、孟庆宇、张舟等人,又借着组建新部的机会,从老部队挖过来一些军官,既是提拔使用,也是培养一些心腹。再加上留在各路的军官也有提拔,这些参战的军官大都得到了重用,退役士兵的安置也不错,将士们感觉朝廷没有亏待他们。

李纯有感于部队伤亡较大,觉得以后凡是能交给襄人的作战任务,都交给他们,不愿再让华人部队与夷人、蛮人纠缠。待征服夷人地区的任务以后,就把所有的军团全部拆成机动师,华人部队止戈,对蛮人地区的征服全部交给襄人带夷人去干。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186章组建三部(第2/2页)

李纯感觉好久没写诗了,对于唐军这么大的行动,还是要写诗纪念一下。沉吟一阵后,李纯提笔写道:

唐军远征赞

大唐健儿征天竺,力挫群雄定乾坤。

血战大食破巴城,艰苦卓绝谱忠魂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