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四章金殿雷霆幽兰泣露(第1/2页)
李振御史果然没有辜负萧景玄的期望。在得到关于孙汝谦的匿名线索后,他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猎豹,立刻调动所有关系深入查探,不仅核实了孙汝谦当年在科考期间的诸多疑点,更挖出了其子近年来倚仗父势、在地方上横行不法的一些证据。
时机成熟,李振于大朝会之上,手持象笏,昂然出列,声音洪亮如钟,响彻整个金銮殿:
“陛下!臣,都察院御史李振,今日冒死弹劾礼部郎中孙汝谦!其罪有三!”李振目光如炬,扫过脸色瞬间惨白的孙汝谦,字字铿锵,“其一,结党营私,干预科考!永和十七年科举,孙汝谦时任礼部主事,借职务之便,多次深夜密会时任主考王崇焕,行踪诡秘,期间科考命题、阅卷环节屡生变故,最终酿成震惊朝野的‘泄题案’,寒门学子沈文渊蒙冤至今!臣有人证,可证明其当年异常举动!”
“其二,纵子行凶,祸害乡里!其子孙衙内,在原籍仗势欺人,强占民田,逼死人命,地方官员畏其父权势,敢怒不敢言!臣有苦主血书及地方官员密信为证!”
“其三,贪墨受贿,生活奢靡!其府邸用度远超其俸禄,家中姬妾成群,珍宝无数,钱财来源不明!臣已查得其暗中经营商铺、放印子钱的账册副本!”
三条罪状,条条致命,尤其是第一条,直指科举旧案核心,更是将王崇焕直接拖下了水!
满殿哗然!如果说之前弹劾赵永还只是隔靴搔痒,此次李振的奏劾,则是直接撕开了笼罩在科举旧案上最深的那层迷雾,将血淋淋的疑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!
“胡说八道!血口喷人!”孙汝谦吓得魂飞魄散,扑通一声跪倒在地,涕泪横流,“陛下明鉴!李振他诬陷忠良!臣……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啊!”
王崇焕亦是脸色铁青,出列厉声道:“李御史!朝堂之上,岂容你信口雌黄,污蔑朝廷大员!你说有人证物证,人证何在?物证可能经得起推敲?莫不是受了某些人指使,欲搅乱朝纲?!”他目光阴鸷地扫过垂眸不语的萧景玄。
太子萧景铭也急了,孙汝谦是他和王崇焕的重要党羽,若他倒下,必然牵连甚广,连忙帮腔:“父皇!李振所言,皆是捕风捉影,不足为信!恳请父皇严惩此等诬告之臣!”
永和帝高坐龙椅,面沉如水,目光在李振、孙汝谦、王崇焕和太子几人身上缓缓扫过,最后落在一直沉默的萧景玄身上,停留了片刻。殿内气氛压抑得几乎令人窒息。
“李爱卿,”永和帝终于开口,声音听不出喜怒,“你所奏之事,关系重大,人证物证,现在何处?”
“回陛下!”李振毫无惧色,“人证已在殿外候旨!物证在此!”他双手奉上一叠厚厚的文书账册。
“宣人证!将物证呈上!”永和帝下令。
很快,一名当年曾在礼部任职、如今已致仕的老吏被宣上殿,战战兢兢地证实了孙汝谦当年确实多次深夜拜访王崇焕,且行为鬼祟。而李振呈上的物证中,除了其子罪证、家产账目,最引人注目的,是一份当年科考后,几名阅卷官私下议论孙汝谦行为异常的记录抄本,虽非直接证据,却极大地佐证了李振的指控。
孙汝谦面如死灰,瘫软在地,连辩解的力气都没有了。
王崇焕额头青筋跳动,却强自镇定:“陛下,即便孙汝谦行为有失,也不能证明其干预科考,更不能证明与沈文渊案有关!李振这是欲加之罪!”
永和帝没有理会王崇焕,目光锐利如刀,盯着孙汝谦:“孙汝谦,朕给你最后一次机会,李振所劾,是真是假?当年科考,你到底做了什么?!”
巨大的压力之下,孙汝谦心理防线彻底崩溃,他瘫在地上,嚎啕大哭:“陛下饶命!陛下饶命啊!臣……臣也是一时糊涂……是……是王大人……他暗示臣……让臣在复核试卷时,将几份可能泄题的考卷笔迹……做……做些许修改,指向……指向沈文渊公的门生……臣……臣只是听命行事啊!”
此言一出,如同平地惊雷!虽然孙汝谦话未说尽,但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!王崇焕指使孙汝谦篡改证据,构陷沈文渊!
“孙汝谦!你休要胡言乱语,攀咬上官!”王崇焕又惊又怒,厉声呵斥。
“闭嘴!”永和帝猛地一拍龙椅扶手,勃然大怒!他胸膛剧烈起伏,看着底下这出丑剧,看着脸色惨白的太子,看着依旧试图狡辩的王崇焕,看着那瘫软如泥的孙汝谦,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直冲头顶!
科举取士,乃国朝根基!这些人竟敢如此玩弄权术,构陷忠良,罔顾法度!
“好!好一个听命行事!”永和帝怒极反笑,“你们真是朕的好臣子!太子的好属官!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五十四章金殿雷霆幽兰泣露(第2/2页)
他深吸一口气,强行压下怒火,声音冰冷如铁:“传朕旨意!礼部郎中孙汝谦,贪墨枉法,纵子行凶,勾结上官,构陷忠良,罪证确凿,着革去一切官职,抄没家产,押入天牢,交由三司会审,严惩不贷!其子,按律论处!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